第B4版:南京·街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醉心剪报48年 攒了宝典80本
· 有气别闷着 社区“茶吧”聊聊
· 南京首个“纳税人之家”诞生
· 白下创“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醉心剪报48年 攒了宝典80本
汪洪新
  今年68岁的曹效阜在古平岗社区主任书记们眼中是块宝,因为只要居委会准备出黑板报,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曹效阜。社区主任屈正宁告诉记者,只要将黑板报的大致主题告诉老曹,他就能搞出一个非常漂亮的黑板报,居民们都特别爱看!

  剪报分门别类

  走进曹效阜位于虎踞关的家,不大的房间里面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陈设,还堆着一沓沓旧报纸。书橱的显眼处放着一本本文件夹,数起来大约有80本,每一本剪贴本上都工整地贴着剪下的文章,很多报纸都早已泛黄,几乎每篇文章上都有曹大爷用红笔划下的重点。

  “屋子里除了报纸还是报纸。”曹效阜乐呵呵地说,剪了48年的报纸,和报纸的感情非同一般,“什么都可以不做,如果一天不剪报纸就会觉得今天没有做什么事情。”

  翻开曹大爷的剪报目录,20个分类一目了然,从修身养性到老人世界,从居家过日子到医药卫生,从生活中的小常识到美艺欣赏,杂乱无章的剪报内容因为有了目录而立刻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剪报让生活更便捷

  20岁时候的曹效阜正在部队接受锻炼,年轻时的他总觉得很多知识需要学习,于是便自发订阅了很多报纸汲取知识。尽管训练很苦,但曹效阜却从读报中了解到了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一些美文、漫画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窍门都让他觉得脑子不够用。“受用的知识实在太多了,不可能完全凭脑袋记住,所以就萌发了剪下来永久保存的想法。”20岁是曹效阜剪报生涯的开始,这一剪便是一发不可收。

  随着工作的不断变迁,曹大爷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发体会到剪报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便捷。每年订阅报纸都要花掉将近一千块钱,成为了单位同事们眼中不折不扣的订报大户。“这在当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我认为这钱花得很值!”曹大爷语气坚定地说。家里成天堆着废旧的报纸,老伴和孩子一开始也不能理解曹效阜的做法,总劝他尽早将报纸卖掉,但曹效阜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一次老伴想选择一种新的花式打毛衣,但却苦于没有人教,只见曹效阜不急不慢地拿出名为“居家过日子”的文件夹,翻到各种毛衣花式打法的文章给老伴。“她当时特别开心,从那时开始就能体会到剪报的好处了。”菜刀不锋利了、孙子突然流鼻血了,曹效阜和老伴便一起翻阅剪报找到最权威的说法。退休后,老伴加入了贴报的行列,剪报、贴报成为老两口生活的一部分。

  希望将内容印成书

  在古平岗社区的居民眼中,老曹俨然就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百宝箱。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每次社区居委会换了新的黑板报,她总会拉上几个大妈一起搬个小凳子去抄剪报上的内容。除了黑板报,社区从今年5月份开始还特意为老曹开辟了一个橱窗,曹效阜说,这让积累了一辈子剪报的他终于有了为更多人服务的机会。

  居民黄大爷说,自己的孙子今年上三年级,从小便培养他学书法,时间长了却发现没有兴趣。“当时特别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橱窗家教一栏的文章里黄大爷找到了答案,“文章表明对孩子的教育应当顺其自然。”于是黄大爷还特地跑到曹效阜家中,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家教方面的内容看了个遍,“真是受益匪浅!”像黄大爷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大家纷纷希望掏钱复印装订这些剪报。“现在正在着手做这些事情呢!”曹老脸上的褶皱早已开成了花。

  快报社区记者 汪洪新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