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如花的年龄,可徐兴雯却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医生说她只有两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的生命。她患了白血病。
她做了一个决定,把遗体捐献出去。她还有一个心愿,拍一个人的婚纱照,体味一下做新娘的感觉,把自己最漂亮的一面留在这个世界上,留给妈妈。
捐献遗体,把微笑留下
11月4日中午,秋日暖阳,透过玻璃窗,投射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部15号病床。
徐兴雯正在填写遗体捐献表。她脸色惨白,但脸上没有丝毫痛苦,填好表格,她靠在枕头上,轻轻舒了一口气,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特别放松,我已经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想到死了之后还能帮助别人,心里很舒服。”她笑着说。
妈妈孙小春昼夜担心女儿随时会没了,但她从来没在女儿面前流过一滴泪。领回女儿志愿捐献遗体的红色证书时,她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徐兴雯轻声地安慰:“这样挺好的,一把火烧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还不如留点什么在这世界。”
张秀群医师告诉记者,徐兴雯患的是白血病,这次是第二次复发,病情十分凶险,估计生存期在一两个月以内,甚至只有几天、十几天。
徐兴雯向记者吐露了一个心愿。她说:“我是一个女孩,看到人家都穿上了漂亮的婚纱,我心里特别羡慕。我特别想在我走之前,也拍个照片,把我最漂亮的样子,留在这个世界上,留给我妈……”
爸爸去世一个月,她患重病
徐兴雯家住江宁区谷里镇张溪村。村民张大妈告诉记者,徐兴雯的爸爸十多年前就患上了肝病,需长期服药。两年后,妈妈离开了他们,从此,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年仅10岁的徐兴雯身上。
爸爸不能干重活,收割稻子这样的重任,也得她来。稻秆长得比她人还高,她挑不动,爸爸说:“孩子你背吧,背不回家,我们吃什么?”她就两把两把,把稻子往家抱。
13岁,她辍学打工,从缝纫工到饭店服务员,什么都干过。一个月拿150元钱,她全部用来给爸爸买药吃,连件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张大妈说,徐兴雯从小到大,连内衣都是周围邻居送的。
用家徒四壁形容徐兴雯的家一点也不过分,在这个二十多年前盖的平房里,除了床和桌子外,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村民们20年前用的稻草铺,在她的家就能看到。
张大妈告诉记者,有一次徐兴雯的父亲病情突然加重,一时筹不到钱,徐兴雯竟然将家里窗户上的钢筋条撬下当废铁卖了。
14岁那年,徐兴雯因为不堪重负,曾经离家出走。可仅仅一天又回来了,她放不下病重的爸爸。然而,她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爸爸的生命。
(下转B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