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心蕊小学念的是寄宿学校,因为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上班又忙,就狠狠心把她送去念寄宿了,一个星期才回家一趟。上六年级时爸爸调回南京,发现女儿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现在她上初二了,上的是附近的中学,每天回家。
黎文丽以前跟人合伙开了个贸易公司,后来散伙儿了,结局不太好。她在家里呆了有半年时间,逢人就诉说她受到的不公遭遇,心蕊觉得妈妈快变成祥林嫂了,但是爸爸跟她说,你妈这些年为这个公司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家都顾不上,现在这个结果当然心理不平衡。心蕊便说些学校的趣事给她听,鼓励她重新工作,还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听惯别人喊你黎总,放不下身段去打工呀?”逗得黎文丽直笑,也觉得自己才37岁,就这么呆在家里也不是事儿。
有一个朋友介绍她去一本知名杂志的南京办事处当广告业务员。虽然是新行业,但毕竟有些社会关系,颇见成效,她也渐渐爱上办事处简单轻松的工作氛围。随着几笔广告大单的成交,她雄心勃勃地想竞争市场总监的职位。
最新一期的杂志出来了,这期上有她客户———某外资企业总经理的访谈,记者采访得很尽心,版面位置也很好,估计客户下期会继续投广告。第二天,外企的企划经理打电话来兴师问罪,原来这个报道其它都好,但英文标题中将总经理的英文名写错了。光是写错还好,竟然写成了前任总经理的名字!总经理是美国人,看不懂中文,一看到这行英文标题就勃然大怒,企划经理说现在连他都位子不保了。黎文丽手足冰凉,盯着那行英文发呆。这篇报道她是全程陪同的,也知道杂志会按惯例翻译标题,怎么偏偏就忘了核实一下英文名呢?一问,才知道翻译拿到中文稿件后便上那家外企的英文版网站查询,看到了总经理的英文名就照抄下来,谁知人家网站好久没更新了,总经理职位还写着前任的名字!真是阴差阳错,到底该怪谁呢?
心蕊建议妈妈先别急着找出责任人,先想解决办法。黎文丽说:“我马上去客户那里认错去。”女儿却说:“老师说过,书面比口头更正式,还是写个致歉函吧。”黎文丽赶紧打了一份言辞恳切的道歉信,心蕊说:“人家又看不懂中文。”于是黎文丽又请翻译火速将道歉信译成英文,准备赶去单位发传真,心蕊再次阻止她:“妈,亲自送过去更好。”黎文丽便硬着头皮上门去了。当她呈上中英双语致歉函后,对方感动于杂志社这么快就对英文名事件做出了反应,表示不再追究,只希望杂志发一个更正启事。至于广告合作是另一码事,不会受此影响。
客户那头是解决了,杂志社这边还不知道怎么交待呢,这也算是一桩事故了,下期要登更正启事,领导肯定会不满,升职看来是无望了。黎文丽在办公室踌躇了两天都没勇气找领导承认此事。晚上回家,丈夫和女儿都问她有没有跟领导说刊登更正启事的事情,她说:“领导还不知道出了这个事故呢,但我都答应客户登启事了,怎么办?”丈夫说:“你还是早点承认比较好。”她说:“领导下午回上海总部了。”心蕊立即把黎文丽的手机递给她,说:“妈,你立即发短信给领导,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不要忘了提人家网站没更新的事情。你也要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扣工资。”黎文丽一想也对,便将事情经过用短信向领导汇报了,足有两百字,分了三条才发完。过了几分钟,手机提示有短信来,心蕊抢过去念道:“出了事故,的确不应该。但你处理得当,做得好。更正启事可以登。”一家三口相视而笑,松了口气。那个月,黎文丽被扣了五百元工资,但被任命为市场总监。
现在,有时当黎文丽有什么事想请丈夫出主意时,他会开玩笑地说:“去问问女儿吧。” 吴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