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一个普通的小孩张艮在国内和英国受教育的经历。张艮在国内上了两年小学后,到英国的公立学校上小学和初中,后来获得奖学金,进入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这所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学校上高中。到目前为止,他大概是温切斯特公学唯一的一个获得该奖学金的中国内地小孩。毕业时,张艮考进了剑桥大学。
披袍仪式
九月初的一个周末,温切斯特公学的高中新生入学。开学那天,学校要举行仪式给获得奖学金的“学者”披袍,晚上还有一个鸡尾酒招待会。开学前,学校来信邀请我们参加,到了学校后我们才知道,披袍的仪式很重要,有几百年的传统,我们很后悔没有带相机去。
披袍仪式是下午四点在公学的大厅举行的。公学的大厅不大,大概可以坐二三百人。大厅四周的墙上挂了一些人物肖像油画,是历史上温切斯特公学有名的校友。
我们进去时,一些学生家长和部分老师已在台下就坐,台上也坐了些人,有些身着长袍,据说是学校的一些负责人。台上正中放着一个矮凳,上面有一个红缎的垫子。三点四十五分,“学者”学院的院长罗伯兹先生领着十二个十三岁的“学者”和艾伦、张艮走进来。罗伯兹先生身着紫红色长袍,那十二个十三岁的“学者”和艾伦、张艮身着黑色长袍。
四点整,有人在大门外敲了两下,一个人推开大门,拿着一个红色的权杖在前面引路,校长塔特博士身着红色长袍走在前面,随后是副校长和学校董事会成员。他们在台上落座后,校长讲话,大意是通过公开考试竞争,那十二个十三岁的孩子被选为今年初中的“学者”,艾伦和张艮被选为今年高中的“学者”,现在给他们授予 “学者”称号。一阵热烈的掌声后,第一个“学者”走到台中间,先对校长鞠躬,然后跪在那个矮凳上。校长一只手放在他的头上,然后讲了一通,我们一句也听不懂,最后那个学生说“阿门”,就回到座位上。按照这个程序,张艮也走到台中间跪在那个矮凳上,校长又讲了一通,讲完后张艮说“阿门”,也回到座位上。大家再鼓掌。
会后张艮给我们说,披袍仪式通常由董事长主持。当时董事长病重,所以才由校长代替。校长在披袍仪式中讲的是拉丁语,难怪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六百年前,英国的上层社会都讲拉丁语,所以每个举行这个仪式的人必须用拉丁语讲话,这个传统保留至今。罗伯兹先生在会前已经告知了校长讲话的内容,校长在讲话中说,“学者”的奖学金由公学基金提供,来之不易。“学者”不但应该努力学习知识,也要学会如何学习而终身受益。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成为社会的精英。
事后,我们问张艮,举行了这个仪式,披上了学袍,有什么感受。披上学袍,他觉得已经真正成为公学的一个“学者”了。
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披袍仪式后,无论是上课或是公学的其他公共活动都必须披黑色的学袍,内穿衬衣打领带。我不知道为什么温切斯特公学六百多年了一直保留着这个传统。这一点与其他的公学不一样,其他公学的奖学金获得者与普通生的服装没有差别,甚至有些公学的奖学金获得者与普通生住在同一栋住宅楼。而温切斯特公学却很强调这种差别,“学者”从服装到住房与普通生都不一样。这种日常生活的差异,让“学者”们感到自豪,也感到压力。这种压力让“学者”们时时事事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礼貌养成绅士”。
现在“学者”的黑学袍已成为温切斯特公学的一景,许多到温切斯特公学参观的游客喜欢与披黑学袍的“学者”合影。另外“学者”在温切斯特公学还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学者”可以在校园的草坪上散步,而普通生则必须在草坪间的便道上行走,谁都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也不知这个习惯从何时开始,只是年复一年都照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