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万言述不尽一千年沧桑,眉派苏氏,树大根深;
八千人众说不完三十世辗转,东坡血脉,源远流长。
5年前,南大退休教授苏群发现,自己竟是苏东坡的28代孙。从此,他古稀之年的生活,因为“苏东坡”三个字而发生了改变。
寻根5年,竟是苏轼后人
76岁的苏群是南京大学城资系的退休教授,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马宗岭村,当地人大多姓苏。“过去,家家堂屋都挂一块大匾,写着‘眉山堂’三个字。我就问族人,原来这些匾是祖宗传下来的,我们的祖先从峨眉山来。”
苏老说,年轻时并没有在意这块匾,步入晚年后,却愈发想追溯自己的祖先。家乡石门县只保存了一本苏家的族谱,但到了苏大凯(苏轼第10代孙)这一辈就断了,再往上并没有记载。从1997年开始,他和其他苏姓后人分头辗转到长沙、眉山、北京、上海、常州等地寻访,查阅了大量史料。苏群终于在苏轼的去世地———常州找到了眉派苏氏族谱,和石门县的族谱正好接上。经查证,苏老发现自己居然是苏轼的28代孙!
认祖归宗后,苏群和老伴胡君道给远在澳大利亚的大儿子苏宏旭打了电话,儿子又惊讶又激动。苏老说:“有这样一个祖先,我们当然自豪了!但是又感到惭愧,我们和祖先相差得太远了。”
与竹为伴,缅怀先祖
苏群夫妇在南京大学宿舍住了26年。南边的小院里有6根翠绿的竹子,“隔壁邻居以前种竹子,可竹子喜阳,总是往东跑,一年后,竟‘跑’到我家院子里来了!”胡君道欣喜地说。
苏群开始并不把竹子当回事,任它们自由生长。知道了自己是苏轼后人,他渐渐了解到,竹子与祖先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管身在哪里,都要与竹为伴,他以这种‘可折不可辱’的高尚气节度过了艰难的一生。”说起祖先,苏群不住地赞叹。此后他便重视起自家的竹子来,留下6根精心培植、修剪。“竹子自己长到了我家,看来,我与竹子也有不解之缘!”他说,竹子节操坚贞、宁折不屈、虚心向上,种竹成了他晚年的一大乐趣,他也从竹子身上看到了祖先正直的品格。
75岁的老伴胡君道,是南京11中退休数学教师,夫妻二人都是学理科出身。近几年,苏群和老伴开始学写诗词。胡君道谦虚地说:“我们写的是白话文,就是‘顺口溜’!但是比以前好多了,平仄、押韵,以前我们一无所知。”苏群与老伴合作了一首诗,写的就是他家的翠竹:
庭 竹
冠似熊猫杆细长,
嫩枝翠叶吐清香。
虚怀若谷迎诗友,
刚直不阿伴古樟。
倩影温文崇玉洁,
高风亮节溢芬芳。
无求名利精神爽,
独立寒窗傲雪霜。
如今这几根翠竹,俨然成了老两口缅怀先祖的寄托。老伴胡君道说:“前两年,学校曾提出让我们搬家,住进宽敞的新房子,可思前想后,我们还是谢绝了,也舍不得这几根竹子。”
办“苏家网”,传东坡文化
苏群老师笑着说,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其他关于苏轼的事情却知之甚少。查出自己是苏氏后人,他开始收集关于苏东坡的资料。现在,讲起苏东坡的故事,苏老如数家珍。
既然是苏轼的后代,他与苏轼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我们老两口把名利看得很淡,竭尽全力去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概这就是苏轼血脉的传承吧!”
近9年来,他们夫妇俩为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提供的助学款超过12万元。二老所得的生日礼金、学术讲座劳务费等,全都以馈赠者的名义捐资助学。苏老说,“以前家里卖田供我读书,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这也算是继承苏家先辈的传统啊。”
苏群自豪地告诉记者,大儿子苏宏旭已经成了研究“三苏文化”的专家。苏宏旭在澳大利亚从事电脑技术工作,他今年1月注册了“苏家网”,利用互联网收集大量史料,来研究眉山苏氏族谱和苏东坡一生的贡献。他在《<苏氏族谱>续编感赋》中写道:“七十万言述不尽一千年沧桑,眉派苏氏,树大根深;八千人众说不完三十世辗转,东坡血脉,源远流长。”
翻着儿子写的长联,苏群很欣慰。“苏东坡的精神恩泽后世,我们也要竭尽所能,让夕阳更红。”
快报社区记者 杨扬 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