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全国房价依然高位运行,建设部官员解释调控政策具有滞后性,专家则开始质疑房地产调控导向。“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情况并不是很满意,现在有关部门压力很大。”建设部一名人士6日对记者表示。
从5月17日推出“国六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到10月17日专门听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落实情况的国务院会议,整整5个月,国务院仍基本维持“原判”:少数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房地产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
建设部房地产司副司长姜万荣在日前举行的“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坦承,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不稳定的,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提供了佐证: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下降的城市只有2个,分别是:上海2.3%,丹东0.1%。
对此,姜万荣给了两个解释:由于正在审批的项目因套型结构调整而延期开工,导致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环比下降,因而影响了商品住房的后续供应。另外,随着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今后征地拆迁的成本会更高,周期会更长,也可能会推动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再度上涨。
“按照目前的调控政策,房价上涨难以改变。”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说,“今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都没有认真对待房地产行业的巨大真实性需求。”
对此,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博士后张金华分析,供给方面现在很多政策是从结构调整上去调控,除了会有地方政府阻力外,由于市场中的真实消费需要仍很旺盛,实际效果不会明显。相反,“控制别墅用地,给人的感觉是别墅价格要涨;控制大户型比重,给人的感觉大户型价格要涨。”
在打击和抑制投机性需求方面,征收个人所得税、五年内转让收受营业税、调高按揭成数、加息等政策,专家认为,一方面局限在了房地产交易环节导致成本被转嫁,另一方面忽视了真实的消费需求。董藩说:“房地产市场如果真有泡沫,这5个月来早就应该挤掉了。但目前处于观望期的房市,其价格仍在如此上涨,只能说明存在着巨大真实需求。”
【相关新闻】
39家房地产企业
隐瞒利润额过半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 财政部发布第十二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公告显示:检查的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隐瞒销售利润超过一半。
在公告中,财政部表示,2005年,组织检查了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收入不实84亿元,利润不实33亿元,39家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这是一种犯法的行为,我想这应该是一些房地产的项目公司和小公司存在这样一种行为。”
检查结果还显示,有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较严重的偷漏税问题。专家表示,这不但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而且会因为数据不真实,给银行金融机构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