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再找快报
“一年前,就是你们接到我的投诉的,你们的连续报道,解决了我一年以来都没解决的问题。”尚先生人还没来到记者面前,洪亮的嗓门已经穿过人墙。记者一时没有认出尚先生,他就掏出了去年此时的快报报道复印件:“快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的宗旨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干出来的。”
尚先生此行又带来了新问题:他所在的栖霞区一个居民区附近,长年累月都是垃圾满堆,却一直无人管理。记者记录下来后,尚先生满意地离去。
汽车不要再乱吼了
邓小姐家住祁家桥,自家楼下最近开了个南师大的补习班,可把她折腾惨了。原来,每天早上7:30前后,是家长送小孩的时间,家门口这条只能容单车通行的小路,堵得水泄不通。“如果大家都自觉点,可能还会好点,但你看,开车的人因为堵车就按住喇叭不放。”喇叭声、抱怨声、争吵声响成一片。
邓小姐昨天嘱托记者,无论如何呼吁一下,大家堵车可不能堵心,按喇叭真的让人受不了。
楼上漏水淹了我家
家住湖南路的程先生最近碰到一件烦心事:家里卫生间的灯泡经常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是楼上漏水,灯罩子里已经有不少水了。程先生说,自己找过物业,也找过楼上的业主,现在大家要他先做个检测,找到“病因”再谈责任。
接下来的事让程先生有点吃不消:物管公司给他的答复是,检测部门收费很高。“快报记者,你说我怎么办?”
好在记者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先和程先生一同寻找漏水可能的原因。记者告诉程先生,固然打官司能分清责任,但可能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建议程先生先与楼上的业主去沟通一下,用简单的方法找到漏水原因,然后再做处理。
句容读者专程投诉
“你是快报记者吗?我是专门从句容赶过来的。”一到快报的展台前,阙先生就从包里掏出了厚厚的一叠材料。和阙先生一同从句容赶来的,还有阙先生的两位同事,他们希望为爱人反映有关医疗保险方面的情况。
定淮门大桥桥梯脏
“桥上很干净,桥下很干净,可是连接桥梁上下的桥梯,却一直无人过问!”昨天上午,家住鼓楼裕顺雅苑的成女士特意来到了现代快报的展台前,“你们是最办实事的,我就信你们!”
成女士家住定淮门大桥旁边。“这几年秦淮河越修越漂亮,从桥上看河,神清气爽!”成女士说,自从去年大桥建好后,桥梯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塑料袋、垃圾盒、水果核……每次经过,都只能踮着脚走,甚至有几次,桥梯上还有大便。
记者对成女士所反映的情况逐一记录后,答应其将在周一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早日让桥梯也成为美丽的风景。
想赚钱的读者来了
“你就是快报的财经记者吗?”昨天,想通过看快报投资理财赚钱、创业的读者借着这次活动,都来主动找记者了。
“快报的财经版我很喜欢看,我想给财经版提个建议啊。”一位读者说,“现在基金这么多,买的人也不少,快报能不能专门出一期基金的相关版面,让我们知道现在有什么基金在卖,行情怎么样?”记者表示回去后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尽量满足读者要求。
快报记者 吴宏 张星 尹海峡 言科 田雪亭 朱俊骏 王海燕
在现场,读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求助的,有揭露社会不文明行为的,更有请记者帮忙支招的……快报服务台,也因此成为最忙碌的地方。
烦事难事,找快报
遭遇4岁“记者”采访
来咨询的读者一拨又一拨。瞧,就连孩子也来了!这孩子还很机灵,前面一位读者刚起身,她赶紧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她的名字叫稽麟!”妈妈徐女士露出幸福的笑容。稽麟穿一件白色毛衣,扎着一个马尾辫,看上去很招人喜欢。“这孩子长得真秀气!有点像韩剧里的小明星!”有读者叫起来,一下子,大伙围着她上下打量。小姑娘被看得不知所措,只好歪着脑袋看妈妈。
“告诉姐姐,你是来干什么的。”妈妈提示她。“我是来采访的!” 稽麟立即来了精神,还把采访本和笔拿出来了。“采访?”记者吃了一惊。
“是呀!”徐女士说,4岁的女儿在世纪星幼儿园上大班,幼儿园里要举办“记者节”活动。老师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就是让孩子了解记者。于是,她便趁记者节的机会,把女儿领到现场,实际感受一下记者的工作。
“好吧!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记者做好了准备。不料,稽麟却紧张得不知道问什么好了,她又转过头求救:“妈妈,我问什么?”
“你问姐姐记者分几种。”妈妈提醒。“哦。”稽麟赶紧把妈妈的问题重复了一遍。“报社有文字记者,还有摄影记者。”记者一边说,她一边记录。仔细看看她的采访本,一个字也没有,都是一些很形象的图画。“我还不会写字。”她解释说,纸上画的小人,一个是文字记者,一个是摄影记者。
“为什么给这个小人,画了个这么大的肚脐?”记者不解地问。“这不是肚脐,是叔叔的照相机。”她指着摄影记者赵杰,“咯咯”地笑了起来。
随后,稽麟又接二连三,像个“大记者”一样,问了几个问题。大家都被她的可爱样逗乐了。
快报领导还打趣说:“你长大了,就到快报当记者吧!”妈妈一听乐坏了,不料小稽麟似乎并不领情,她问:“当记者辛苦吗?”“辛苦啊!下雨下雪还要到外面采访……”记者话没说完,她就斩钉截铁地说:“那我不当!”“乖乖!你真跩!”妈妈张大了嘴巴。
一份早点感动记者
“都没吃早饭吧,还热着呢,快吃点吧……”昨天,当记者们与市民交流正酣时,一位中年男子塞过来一个袋子。记者抬起头,他却冲记者一笑,“呵呵,你们蛮辛苦的。我喜欢看快报,家里也订了,办实事,不错啊……”说完,他留给了记者一个宽厚的背影。袋子摸在手上,热乎乎的,霎时,只觉眼睛里有种热热的东西在滚动。
不知何时,一封暖暖的慰问信又飘到了记者手上,大致内容为向快报所有员工问好,快报为市民举办了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农家乐、爬山等,让市民感受了快乐,但很多记者却为此放弃了节假日,她特别表示感谢。写信的人叫李翠英,是个彻底的“快报迷”。她表示,快报搞的活动,她都非常喜欢,很希望快报今后再多办一些这样的活动。
圆梦大学生表示“感谢”
“我是快报的忠实读者。一直订的是快报,最相信的也就是快报!”市民杨先生说,“我一听说有记者节就赶来了,就希望能找到快报,并感谢你们!”
原来,快报前一阶段报道的“爱心助学活动”曾经帮助一位无锡准大学生张乃溶圆了大学梦,杨先生正是张乃溶母亲的一位好朋友。“乃溶是个争气的孩子,如果因为钱的问题没有上成大学那就太可惜了。我代她和她的母亲感谢快报!”杨先生握着记者的手,诚恳地说。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毛丽萍 解璐
昨天,虽然阳光明媚,但气温有所下降。然而,活动现场却热火朝天,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份递来的早点,读者们的信任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动。
谢谢,“天降”早点
“您坐。”“不不,你们坐……”昨天,快报咨询现场不时听到这样的“让座声”。快报记者和读者们“你舍不得我、我舍不得你”,一张凳子在咨询台下递过来、递过去,一股亲情、一股温暖,隔着咨询台在彼此间传递。
活动开始后,快报的咨询台前很快就围满了读者。主办方事先只在咨询台里侧的记者席、工作人员席放置了一排凳子。每回答一位读者的问题,每接待一位读者的来访,记者都立刻起身,将自己的凳子递过去,请读者坐下说话,自己则站着接待。而这时,读者又往往心疼起记者来:“你们辛苦,还是你们坐吧……”互让之间,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一张凳子递来递去甚至半天都没“着地”。76岁老读者钟耀源问题反映了一半突然站了起来,记者以为他说完了,不料他对记者说:“还是你来坐一会儿吧!”读者许红林从中央门走了好几站路,特地来找记者反映问题,看着她额头上冒出的细细的汗珠,记者让她赶快坐下喝口水,她却立刻又把凳子推回来说:“没事,你坐着记录方便……”
从7点多到近12点,4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记者无意中发现,原来放置在里侧的一排凳子不知啥时候已经全都挪到外侧去了,里侧的记者们几乎无一例外都站着。虽然几个小时站下来并不轻松,但看看大家脸上的认真劲儿,似乎谁都没觉得累……
快报记者 郑春平
一张凳子,你推我让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昨天上午,江苏新闻界“记者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大型广场咨询服务活动在南京山西路广场举办,现代快报也派出“记者团”,与读者面对面零距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