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副刊·一家子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盖帘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盖帘儿
吴尚勤
  过去,父亲宁愿苦着自家,也要资助老家的亲戚,使得郝璨对老家人没什么好感。这次通过几只小小的盖帘儿,她的想法改变了。

  四十多年来,郝璨的籍贯上一直填着“山西忻州”,因为她父亲出生在那里,她便继承了这么一个老家。她从未去过山西,虽然有时会心血来潮地想去玩玩,但总被她母亲阻止。母亲对父亲山西老家心有腹诽是有原因的:父亲兄弟五个,只有父亲一人念了大学走出乡村,其他四个兄弟都终身务农,父亲这几十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地资助老家的亲戚,有时宁愿让自己的孩子节衣缩食。随着时光的流逝,郝璨和她妹妹都已成家立业,老两口的生活更加宽裕,而老家的经济也有了发展,现在到南京请郝老先生找工作、动辄就在郝家住上半年的亲戚越来越少了。

  家里已全部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很少包饺子,但一旦包了,就不知道把包好的饺子放哪里。通常放在砧板上,或者把各种锅盖翻过来当容器。有时得将先包好的饺子下到锅里,以便给后包好的饺子腾出位子来。郝璨上次到东北旅游,看到有一种专门放饺子的东西,叫盖帘儿,是用高粱箭秆编成的,当时没买,回来却非常想念,因为它不仅有足够的圆周来放很多饺子,还可以为饺子底部印上一条条的花纹。她有一次跟父母随便提起这事,父亲便兴奋起来,说:“我们老家多的是盖帘儿,我叫他们寄一个来。”母亲说:“嗨,这有什么好寄的,不就高粱秆编的板儿嘛,到时候邮费比盖帘儿本身还贵。”但父亲还是立即打了电话给老家的大哥,那边一口答应,说下个月他孙女要去苏州打工,先坐火车到南京,到时候就带过来好了。

  很快,郝璨接到了一个女孩的电话,就是她大伯的孙女郝赛,说已经买好火车票了,后天早上到南京。郝璨说:“那你正好到南京来玩几天。”郝赛却说:“我急着去上班,就不去你们家了。姑啊,您看这样行吗?您到火车站来,我把盖帘儿交给您就直接坐火车去苏州了。”郝璨问火车几点到,郝赛迟疑了一下,说:“早上八点多,您吃完早饭来,我可以等您的。”

  郝璨跟父母说了,父亲说:“唉,到了南京也不来家里坐坐,真是不好意思啊。”母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是顺路经过南京,又不是专门送盖帘儿。不来家更好,省得我们还得招待她,家里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你隔一天就要去医院挂一次水,谁有空闲啊?”

  到了约定的那天,郝璨七点起床吃了早饭就不紧不慢地坐公交车前往火车站了。郝赛只在还是小孩时跟她爷爷到南京玩了一趟,现在都二十一了,不知道认不认得出来呢。她还想,要是郝赛高高举着盖帘儿就好了,这可真是认人的好办法。

  她进了出站口,不知道火车来没来,便去看火车时刻表,一看吓了一跳,原来那趟火车到站时间竟然是凌晨三点一刻!难道郝赛搞错了?她正在疑惑时,就听见有人大声喊:“姑!”转眼一看,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姑娘,左手一只旅行箱,右手提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郝璨赶紧问:“火车三点多就到了?”郝赛点点头,见郝璨诧异,便害羞地说:“我想早上三点多钟叫您跑到火车站来太辛苦了,会害您睡不好觉,所以就跟您说八点,反正我在火车站等等也没什么。”郝璨心里忽然难受起来:“唉,你这傻孩子,凌晨到,应该到我们家里去睡一觉再去苏州呀,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又在火车站坐几个小时!”郝赛直说没关系,说着把右手提的蛇皮袋打开,竟然是一摞六只大小各异的盖帘儿!它们远比郝璨在东北看到的精致、好看,而且每块都是两层高粱秆儿编成,周围还包了铝皮,简直像工艺品一样整洁、均匀。郝赛说,自己家里用的盖帘质量不好,这是爷爷特意跑到镇上去买的。

  现在郝璨和她父母、妹妹家都在厨房里挂着两只盖帘儿,每个来访的客人都会被这民俗风味十足的东西所吸引。郝家也加大了包饺子的频率。

  看着放满饺子的盖帘儿,郝璨和父亲一样产生了思乡的情怀。在今年的国庆长假,她主动陪父亲回了一趟老家。吴尚勤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