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小女人的百年“楼”情
· 就这样感动大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1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小女人的百年“楼”情
孙兰兰
  百年“楼”情

  小女人的

  6年来,梅可和她的摄制组行程40万公里,拍摄了1000多卷录影带,为中国建筑界留下了目前最为完整和系统的影像资料。中科院院士齐康说:“梅可的作品,填补了中国建筑界的空白。”

  《中华百年建筑经典》DVD光盘及丛书首发式上,梅可潸然泪下。

  带着策划书上路

  11月2日的首发式上,十多分钟的致词,梅可始终哽咽着。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建筑”。

  在外人看来,她的经历很有几分传奇色彩。她当过南京酿酒总厂的女工,在宾馆做过管理和接待,她做过房地产记者。现在的她,有两个极有分量的头衔: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艺术总监、《中华百年建筑经典》摄制组制片人。

  1999年,梅可还在做记者的时候,参与制作了一部关于建筑的电视专题片。“那些圆圆的窗户、气势恢宏的门对我是个审美的启示,但这些美的东西,却在快速地消逝。”一次,采访完齐康先生之后,他突然说,“梅可,你能不能拍个电视片,叫城市的批判?我们的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的破坏与破坏性的建设太严重了!”

  一个冲动在渐渐成型并最终升腾。

  “批判和呵斥不够,最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应有的审美教育。我要记录下那些经典建筑的美,来打动人们。”梅可觉得,她找到了一项有意义、并值得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她想讲述中国100幢经典建筑的故事。于是,她拿着一份策划方案,上路了。

  6年,在折磨中成长

  天真的梅可以为,做记者的时候认识了那么多的大师、那么多的房产商,这件事做起来应该很容易。没想到,却屡屡碰壁。

  “梅可,这事做不起来的,等于拿钱打水漂。”很多人这么劝她。2000年,正是城市大规模发展的时候,追求的是一天又起了几层楼,有多少人会去关注这些老建筑?精明的房产商摇摇头,投资这么“文气”的东西,看不到回报。

  建筑专家们也不觉得这个小女子能做成这么件大事。建筑大师崔凯说,“有用吗?我们谈建筑文化谈了多少年,也没用!”

  梅可反问:“你在跟谁谈?又是谁跟谁谈?建筑师跟建筑师谈来谈去,就像盖上锅盖闷在锅里,里面已经沸腾了,外面却还不知道,你得跟大众说,告诉大众什么是中国的建筑文化,现代的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建筑!”

  抱着这种信念,梅可四处奔走,找资助、寻求政府部门帮助、采访专家。“有时候我觉得就像身体被放进了炉子里烧,浇盆冷水,再锤打、再烧……这真的是一种历练式的生活。”梅可觉得这是命运要求她和伙伴们去必须完成这样一件事,所有的一切折磨,都是为了成长。

  为拍片她咬牙卖房

  有人说,梅可是理想主义加浪漫主义。梅可觉得,自己就像那个试图凭着破烂的装备重振骑士之风的堂·吉诃德,追逐着那些躲在历史背后的建筑物折射出的光影之美。

  靠着朋友的关系,梅可拿到了第一笔资金,100万!有了启动资金,又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伙伴。梅可和她的团队开始着手样片制作。

  一切并不是就此顺风顺水了。要通过现代的电视技术展示出那些建筑的凝重与美丽,要把大师艰涩的理念“翻译”成百姓爱听的语言。撰稿组的名单上,黄蓓佳、叶兆言……都在其中。一集15分钟的稿子,经常要请好几个人来写,不满意立即找人重写、重拍。齐康院士设计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们就足足重拍了8遍!

  “我允许自己失败。”梅可对作品的要求,同样精致。她觉得那些浪费掉的录影带,是在交学费,很值。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制作成本太高、耗时太长。2003年,摄制组又揭不开锅了,那段日子是梅可最痛苦的时候,她卖掉了月牙湖畔两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带着年幼的女儿租了间小屋。孩子正在长身体,她给女儿订了瓶牛奶,自己舍不得喝,“那时候觉得自己喝瓶牛奶,心里都不踏实。”她整夜整夜地失眠,一到白天,却又是精神百倍、光鲜亮丽。

  收藏那些建筑之美

  去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在作文里替她总结:妈妈像唐僧一样,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也躲不过。

  直到2004年初,梅可带着制作好的样片找到央视十套负责人高峰,一部是北京的清陆军部衙署,一部是南京的雨花台。看完后,高峰说,“梅可,非常好。有多少集我们全部要了。”这样一说,梅可的心才定了。

  现在,《中华百年建筑经典》已经拍完了前50集,DVD光盘及丛书的前五本也问世了。南京中山陵、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青岛石楼……被一一珍藏。贝聿铭、齐康、程泰宁……摄制组采访了近百位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及相关见证人,虽然每集只有15分钟,但已经积累了数千盘中华百年建筑经典与著名建筑师的音像素材。

  “我们要记录100幢优秀建筑,后50集正在拍摄。”梅可很着急,这6年的拍摄中,有太多的遗憾。济南有个老火车站,是杨廷宝的作品,因为要建新火车站,所以老火车站给拆了,“我们去迟了一两年,其实,完全可以平移将它保留下来的。”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一条充满浓郁俄罗斯风情的著名街区,然而当摄制组来到的时候,有一部分已经变得不伦不类。

  “我们还是拍了下来,记录下这个时代它的表情。”看到这些,梅可很心痛,觉得要赶紧抢救下这些饱经沧桑的建筑。至少,用影像留住它们的痕迹。

  快报记者 孙兰兰 尹海峡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