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昨天,姜家园小学组织老师们专门在学生家长面前进行职业操守宣誓,有的家长甚至录音,作为以后监督的依据。
(11月2日《南京晨报》)
■读者快评
公开宣誓勇气可嘉
虽然教育界行风建设和教师的职业操守不是简单的“宣誓”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但隆重而庄严的“宣誓仪式”和精心编写的撞击心灵的誓言,对于教师来说,即使不是一剂灵丹妙药,也是一种自我鞭策的力量。现场有学生家长的参与,更加表明了学校的开明开放的心态,既是让家长以后按誓言来要求、督促老师们的言行举止,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无形的“紧箍咒”。家长们所进行的现场录音,并不是要作为“秋后算账”时的法宝和“对簿公堂”的证据,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帮助,是老师们检查对照、领悟自省的一面明镜。老师们既然有勇气当众宣誓,就应该更有信心和决心将誓言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去。阿西木
宣誓与作秀无关
看得出学校端正校风的诚心和决心。首先,把监督权交给学生家长。学校考虑小学生年幼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请其监护人———家长到校参加宣誓活动,那就是把监督权交到了家长手中。日后若有老师违反誓言,家长心里明镜似的拿誓言内容对照,这对老师有震慑作用。第二,有助于强化教师自律意识。誓言内容皆为职业道德范畴,让教师亲口宣誓严肃庄重、印象深刻,这将会对强化教师的自我约束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有硬约束的配套。学校制定了超越师德底线的处理办法,并公布于众,让家长心中有数,哪位老师敢触犯这根“电线”处罚将接踵而至,这将有效地避免誓言成为空洞口号的状况出现。如此,怎能说学校是在搞形式主义呢?bssts
是宣誓还是“眉来眼去”
老师们的宣誓是否搞错了对像?老师,的确是在为教导学生而尽心尽力,可他的监管者应该是学校以及更上一层的教育部门,绝对不应该是学生家长啊。这就好比你叫医生当着病人家属的面宣誓自已不收红包,可是家属为了病人的病能早日治疗,有可能不意思意思吗!同样的道理,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个家长不想跟老师走得更“近”?这个时候,你让老师对家长宣誓,怎么看上去都有点“眉来眼去”的味道啊!
曾经帅哥过
愿誓言诚出于心
鲁迅三味书屋里的塾师,《乔家大院》的授馆先生,每开课前,都要毕恭毕敬地面对孔圣人先师像,口中喃喃呐呐地嘟囔一番,想必那就是当时职业教育者的宣誓仪式了。那形式于我们看来未免迂腐可笑,但有一点不能不承认,那老夫子们对职业的肃然精神并不是“秀”给别人看的,因为那时并没家长们监督在旁。于是俺忽然就冒出个恶作剧想法:穿越时空隧道,让这些小学老师和那些老夫子们并排宣誓各念各的,看究竟谁更虔诚?
当然,当然,形式有时也能促进内容,宣誓比不宣誓总是好,誓言总有警醒作用,但愿这些誓言会被老师们铭记在心,每天在心里默念它几遍,达到内在外在的完美统一。gigi836
想起恋人间的海誓山盟
记得《围城》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如果誓言有用,世界上就没有了离婚和毁约。”可见誓言并不是什么可靠的表达,有时甚至是迫不得已的举动。
教师的职业操守一靠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二靠学校的管理和引导,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用不着宣誓,每个老师都会铭记于心,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饭碗和前途;三也要靠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如果学生不愿学、家长很刁钻,如果家长把社会上请客送礼的坏风气“发扬光大”,那么再好再响亮的宣誓也白搭。
所谓誓言就像是热恋中的人所说的“我爱你”,即使有录音为证,也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该分手时照样分手。神五神六
家长录音折射信任危机
学生宣誓、医生宣誓、律师宣誓、公务员宣誓,各种各样的宣誓都有。但宣誓之后却缺乏行动,这也是常见的事,于是人们就觉得宣誓流于形式,没任何作用,从而影响了宣誓的神圣性。
家长录音,原因也在于此吧,为什么要录音,关键还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即便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宣誓,人们也觉得可疑。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很难保证老师不“随波逐流”。只有用录音这个证据,来检讨以后老师犯下的错误。信任危机很可怕,让那些高昂的,精彩的,庄重的宣誓,显得那样的苍白与空洞。池塘里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