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粮票亲历特殊历史
这次展览的粮票主要来自南财大的校友———刘彦卿先生。刘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粮票收藏家,经过二十多个春秋,他已经收集了全国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粮票上万种。
这次“粮票展”共分粮史类、地区类、专题类三个部分。对外行人而言,这些邮票模样都差不多,很难看出其中的门道。刘先生为记者详细点拨,这次展览中的粮票中,当数《战争年代的老粮票专辑》与《平原省粮票票证专辑》最为珍贵。
“这两组粮票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刘彦卿介绍了其中的典故。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印发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粮食供应票证。而且这些粮票都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如今,这些粮票以及相关文献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各级文博部门所珍藏。
“1949年设置,1952年撤销,这让平原省粮票票证成了寿命最短的绝版粮票”,刘彦卿先生介绍说。原来,平原省设置于1949年9月,但1952年11月30日就被撤销,存在的时间只有三年多一点。平原建省伊始,除了按规定使用中央财政部印发的公粮票证、行军粮票、复员军人粮票外,还自行印制、发行了一系列粮票。由于平原省存在的时间很短,其中绝大部分被消耗掉了,能进入收藏领域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粮票最小面额仅有一钱
参观过程中,一张面额只有“一钱”的粮票引起了记者的特别注意。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钱”这个计量单位十分陌生。刘先生解释道,旧制1市斤为16两,后改为1市斤为10两,1两为10钱,1钱实际上等于5克。
“发行这么小面额的粮票有什么用呢?”记者问道。刘先生又解释,在那个粮食特别紧缺的年代,这种一钱的粮票自然会有它的用武之地。比如,当年人们买油条时,总是会跟卖油条的人计较油条够不够重的问题。而一根油条本身只有一两,因此这种计较就不是“斤斤计较”、“两两计较”,而是“钱钱计较”。这时,一钱粮票就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通讯员 李荣国 林磊
快报记者 谢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