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论锋生】
28日上午,清华大学首个上海国学班正式开课,40多名来自商政界的精英走进位于复旦的课堂。但在开学仪式上,约半数学员未出席。
(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
既然报名参加学习,当然就应遵守学生应当遵守的制度。迟到缺席愧对26000元/人的高昂学费不说,至少是对清华国学班缺少足够的尊重。而这样的“老板学生”参加国学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反讽。既如此,那又为何要报名参加呢?
其一,为镀金而来。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表示,“国学”内容博大精深,短期内很难掌握,如果仅冲着赶时髦而来,是学不到精髓的。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老板学生”的身份本身就是老板,学生不过属于“业余”。他们参加国学班学习,恐怕没有哪个想成为国学专家的,原本就是因为看上了清华国学班这个金字招牌而来的。他们更在乎这一段经历,至于最后能够收获多少倒在其次。
其二,为人脉关系而来。能够参加清华国学班的“老板学生”,都是具有相当分量、极别的企业高管。因此,这些报名前来学习的老板们,在人脉关系即资源、人脉关系即生产力的今天,他们当然比谁都更懂得人脉关系的重要性。而要建立与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丰富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参加高层次、高级别的培训班无疑是条捷径。
达到了这两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收获,能否学到“国学”不重要。国学班虽然规定了出勤率达不到80%将不能拿到结业证书,但如果有太多的“老板学生”因此而拿不到结业证书,学校恐怕还得考虑影响以后的招生吧!总不会让首期清华国学班等于末期清华国学班,什么事情都可以变通的。这点,“老板学生”们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们不怕迟到缺席。
(刘勇 四川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