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底楼,楼上经常有垃圾扔下来。扔的人省事了,我却整天提心吊胆。就算我抓住证据,最终还是邻居间吵吵闹闹,只作为一个纠纷处理完事。”
■“就昨天,走在路上,一辆面包车‘嗖’地开过来,车窗内一个人探出头,一口痰就飞到了我身上。车子跑了,我记下了他的车牌号,有用吗?”
■“在公园里遛狗我不反对,但不拴绳子的狗乱窜我就害怕了。有关部门专项治理过狗患,但结果却不容乐观。如果不采取严厉的、长久的有效措施,不文明现象就难以根除。”
■“以前的思维是闯红灯没被抓住,算我幸运;可自上月闯红灯被交警逮个正着后,我至今没闯过一次红灯!”
近日,上千位市民通过拨打快报热线以及在生活南京网上留言的方式,对城市不文明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市民与网友的投票,十大不文明行为昨日评出。
绝大部分读者认为,严格的管理加必要的惩罚措施,才能将不文明行为逐渐消除;少数读者则认为,加强市民教育才是根治之法。
网友小妖精认为,抢坐、破坏公共设施、骑车走反道等行为,最令人反感,“如果让到南京来旅游的外地人看到,南京人就这个样子啊?还文明古城呢。真丢人!想想人家会怎么看待我们这座城市啊?”
对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不少网友认为,很多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怕自己变成孤立的特殊的那种人,从而导致不文明行为泛滥。一位网友说,在新街口就经常看到:有的地方很干净,就不会有人扔垃圾;一旦路边有一点垃圾,就会很脏———很多人会认为,反正有人扔了,我也就扔在这里吧。“就像闯红灯,如果大家都等红灯,就没有人会去闯;但只要有一个人去闯了,后面就会有很多人跟着闯红灯。”
不少网友在留言中表示,能否消除不文明行为关键还是看个人素质。市民的素质提高了,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维护城市形象与卫生的意识,不文明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从众心理”是罪魁祸首
“一小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让南京的整个城市形象受到损害,由此反映这部分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闵学勤认为,一座城市的形象,与市民的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南京作为历史文化之都,,有着浓厚的人文氛围,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更应该与国际化大都市接轨。
“一座城市有城市情商,就像人有情商一样。这个城市情商,包括市民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南京的城市情商还有提高的空间。”闵学勤说,曾经有过这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一部分人存在不文明行为,显得素养偏低。
“当然,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存在,南京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度的同时,还应该很懂礼仪、显得有素养。其实,城市形象也是一种生产力,同样也能创造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闵学勤说,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在国内一座大都市进行学术访问。几天下来,他很有感慨地说,该城市硬件设施方面确实达到了国际化大都市水准;但在软件方面,与澳大利亚悉尼等城市相比,至少还有50年的差距。
如何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闵学勤认为,政府部门、学者、媒体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扭转这种局面并非一朝一夕,而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闵学勤说,可以考虑由政府部门出面组织,全民动员,学校、社区、单位联动,采取一种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方式,比如说可以印刷《市民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市民手中,同时组织志愿者广泛进行宣传,包括媒体进行正面引导,“只有建立这样一种长效机制,才有可能扭转目前这种不文明现象多发的局面”。
快报记者 高国 吴宏
改变不文明现象靠联动
一位刚从香港出差回来的李女士对闯红灯一事很有感慨。
她说,自己并不是经常闯红灯,只是有时有急事,或是没车辆通过时才不看红灯。在香港的几天里,无论什么原因,她都没闯过一次红灯———并非意识提高了,而是周围的人用行动时刻在提醒她,“别人都在等,自己也不好意思一个人闯。”可是一回到南京,李女士一下子就松懈了,“周围都是乱走乱闯的人,自己站在那等多傻,干脆随大流了”。
除了“随大流”外,处罚手段无法责众也是一个问题。李女士说,她曾到过新加坡,那里的制度十分严厉,而且以重罚出名,比如在公共场所吐痰第一次罚1000元,第二次罚2000元;扔垃圾也是初犯罚1000元,再犯罚2000元。在严厉的处罚制度下,人们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时间一长,自然就成了习惯。李女士表示,如果南京也能效仿这种做法,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严管重罚,相信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此外,不少市民在来电中也表示,有关部门在引导和宣传的同时,也应该双管齐下,采取一些强制处罚措施,达到整治和改善不文明行为的目的。
对不文明行为严管重罚
市民李先生在来电中认为,其实无论是罚款还是让违规者充当义务协管员,抑或是媒体曝光,似乎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个人素质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李先生说,就拿闯红灯来说吧,前一阵子,南京对行人闯红灯进行处罚,也经过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但现实情况却是,等红灯的人依旧等,而闯红灯的人也照闯不误。
李先生认为,提高素质还是应该从小孩子抓起,将除陋习教育融进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进而影响家里的大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不爱护公物、闯红灯、随地吐痰等等,这些都是不文明行为,应该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再由小孩子影响大人,时间长了,自然而然这些不文明行为就会减少”。
市民邱先生在来电中表示,在提高素质、杜绝不文明行为方面,南京可以向大连学习,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也就是由孩子来影响家长的行为。“对全市的中小学进行文明教育,让孩子去影响他们的家长。”
提高素质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