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票房最高 |
|
积弱多年的香港电影业已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业界数字显示,截至十月中为止,累计票房约2亿元,更严峻的是只有七部港产片票房超过一千万元,成为近十年新低。有业界人士形容,香港电影业正在垂死挣扎,唯有期望与内地合作拍片,可以为港产片带来新出路。
今年累计票房只有2亿
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以前平均每年出产150至160部电影,但产量在近年每况愈下。由2003年的77部,到2004年跌至63部,去年只有57部,估计今年约50部。据香港影业协会数字显示,截至本月17日,港产片累计票房只有2亿元(去年票房为2.9亿),估计今年票房收益将再跌两成。
《霍元甲》最卖座
据影协的资料显示,至今只有7部港产片票房能冲出千万票房大关,最高一部是由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约收入3000万元,其次是成龙的《宝贝计划》有2000万元票房。至于其余五部,票房收入只有1000万至1400万元之间。多部被人看好的港产片,如《购物狂》《大丈夫2》和《至尊无赖》等约收800万至900万元。有很多港产片仅入收100万元。
而在香港上映的外语片,截至上月共有逾120部,票房收益超过5亿元。
寄希望于合拍片
2006年尚余两个多月,业界普遍期望年尾由刘德华主演的《墨攻》,以及梁朝伟、金城武的《伤城》,取得好成绩。影协理事长洪祖星提到今年港产片票房时不禁轻叹:“幸好本届世界杯在深夜进行,有部分观众看完戏再看球,否则票房会跌得更惨。”他表示,现在东南亚地区只有内地市场可吸纳港产电影,合拍片是业界的发展路向。目前,近九成电影是合拍片,在内地市场可收到约六成制作成本。
另一位资深导演李力持认为,现在香港出现不少娱乐频道,观众无需入电影院就可以看到明星,大大减低明星的叫座力。他说:“这个情况不止在香港出现,就连美国电影市场也进入此困局,以《无间道风云》为例,有大演员、有噱头,在香港及美国的票房一样不理想。”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