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最后的铁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后的铁匠
罗斯文
  铁匠姓赵,今年73岁,家住高淳县淳溪镇太安村。提起赵铁匠,村里的人都叹气:哎,老啰,往后,村里怕是再也没有铁匠啰。

  打铁 从13岁开始

  “我13岁就开始学打铁。”昨天下午,记者见到赵铁匠时,他正在炉前打菜刀。听说记者来访,铁匠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将记者让进厅堂落座,凳子是从邻居家借来的。

  赵铁匠告诉记者,从13岁学徒算起,他已经打了整整60年的铁。古话说,卖田卖地,不卖手艺。60年前,赵铁匠的父亲就是秉承这条古训,把他送到高淳县城的王家铁匠店去当学徒。那时候铁匠生意好,父亲在送了两块“光洋”四斤肉后,师傅才肯收留他。

  由于年龄太小,学徒头一年,他几乎没有抡过锤,这活计都让师兄给做了,他只有洗煤、拉风箱的份。到16岁出师的时候,由于学艺不精,他只好继续留在师傅身边当助手。

  赵铁匠说,学艺不精就另立炉灶,会砸了师傅的招牌。

  1952年,18岁的赵铁匠便随王家铁匠店一起,成了高淳农机社的人。一年后,手艺基本学到家了,赵铁匠正准备另立炉灶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打剪刀立了三等功

  1953年,赵铁匠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当兵。赵铁匠说,那时正逢抗美援朝,新兵拉到常州训练了一个月,就直接开拔去了朝鲜。到朝鲜后,他没能上前线,而是被分配到团修理所做修理工———因为他是铁匠。

  在团修理所,赵铁匠的工作依然是打铁。打洋镐,打刺刀,修炮架,碰到什么打什么,但打得最多的还是汽车上的零配件。“被炸坏的汽车真是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赵铁匠说,直到有一天,首长把他叫到一边,问:“小赵,你打铁的技术不错,会不会打剪刀?”

  原来,前方战事吃紧,急需一批剪铁丝网的剪刀,而后方的剪刀一时又运不上来。

  “我从13岁开始学打铁。”赵铁匠回答。于是首长就带他去看钢。钢是好钢,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首长说,“那好,从今天起,给你10个人,成立一个铁匠班,由你当班长,专门打剪刀。”

  一个月后,任务终于完成了。他不知道当时到底打了多少把剪刀,只知道首长又把他叫住,说他打的剪刀不光质量好,而且体积小,便于携带,于是就给他记了三等功。

  敲敲打打几十年

  1957年,赵铁匠从部队复员。看得出,赵铁匠对自己的军旅生涯还是满意的,他一再强调:“自打剪刀开始到复员,我一直是班长。”

  复员后的赵铁匠回到了他入伍前的高淳农机社,而此时的农机社已经更名为高淳通用机械厂。赵铁匠成了厂里的一名锻工,工作性质还是打铁。只不过他打的不再是以往的犁耙或菜刀,而是把犁耙、菜刀之类丢进炼铁炉———那是1958年。

  一天,在连续工作了七天七夜后,赵铁匠操作的那台锻床突然发生故障———电表烧了。厂长认为是赵铁匠故意搞破坏,要开他的批斗会。赵铁匠不服,一气之下,离开高淳去了黑龙江。

  赵铁匠告诉记者,他当初之所以去了黑龙江,是因为那里有个851林场,性质就是建设兵团,那里有他的战友和老首长。老首长见他会打铁,就安排他到拖拉机厂去做临时工,给拖拉机打零配件。由于是临时工,收入勉强只够吃饱,战友就劝他,“赵班长,你总打临时工也不是个事,反正是打铁,到哪里不是打?”赵铁匠觉得战友说得有道理,1961年,他便回到了高淳老家,开始在村里打铁。

  打了一辈子光棍

  需要说明的是,赵铁匠打了一辈子铁的同时,也打了一辈子光棍。

  赵铁匠说,年轻时他也曾搞过两次对象,一次是刚复员那年,家人见他年纪不小了,就带他去相亲。姑娘一听是在城里工作,很爽快就把亲事答应了。进城后,姑娘发现对象原来是个铁匠,于是就把亲事给退了。姑娘说,他是个铁匠,太穷,日子过得还不如农民呢。

  另一次是在851林场。那时候政府从山东调去了一批女农工,主要为解决林场职工的婚姻问题。赵铁匠因工作积极,很快就被一个女工看上,可对方一听说他是个临时工,谈对象的事立马就黄了。赵铁匠回村打铁后,就再也没有搞过对象,“穷,主要是太穷。”赵铁匠说。

  1978年,没有搞过对象的赵铁匠倒是收了个徒弟,这也是他一生中收的唯一徒弟。赵铁匠说,由于手艺好,有徒弟的时候,他半天能打4把菜刀,只可惜徒弟只学了半年就走了,嫌脏,又赚不到钱。从此,赵铁匠便一个人打铁,抡完小锤抡大锤,直到今天。赵铁匠说,尽管他身体一直不错,但毕竟老了,小锤还可以,大锤抡了几下就要歇会儿,打一把菜刀,往往需要花上一整天。好在如今落实了政策,县民政局每月会发给他390元的生活费,加上打铁的收入,日子也就过得马马虎虎,只是怕病。

  赵铁匠说,他打了一辈子的铁,手艺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没有了传人,这门好手艺,怕是要带到棺材里去了。快报记者 罗斯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