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长条形会议桌,他坐在最中间,像是辩论赛里的“主席”,左边是企业方代表,右边是职工代表。别误会,这不是开会也不是辩论,这是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许勇的工作也不是评判双方在“辩论”中的表现,然后打分。职工希望工资能多涨点,老板则希望涨幅不要太大,而他要做的是让他们都满意,因为,他是一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意外当上工会主席
一位中等身材、偏瘦、斯斯文文的男士站在记者面前。许勇与预期的想象截然不同,想象中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该是个高个子、大嗓门、能震得住人的角色。“我叫许勇,言午许,勇敢的勇。”语速很快,透出几分干练。
36岁的许勇在南京一家美资企业工作,除了人力资源部经理这个头衔外,许勇还有个重要身份———工会主席,是该公司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许勇的本行是财会,“以为会一直干财会,没想到干上了工会。”许勇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2000年,公司准备成立工会,要选举一名工会主席,让大家公开投票。选举那会儿,许勇正在外地出差,几天后回到公司,却意外地得知自己以最高票数当选了工会主席。“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当了工会主席。”许勇说,他性格均衡,既静又动,至今都不知道是哪点让大家选择了他。“当选后,高层领导还找我谈了话,叫我好好干。既然没接触过这行,就试试看吧。”许勇没想到这一干就快6年了。
第一次谈判不停喝水
上任后,许勇才知道这工会主席可不好干,工人们遇到他,总要叨念着:“主席啊,我们加班时间长,可工资啥时候涨?”“主席啊,我们这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许勇得一一解答,帮他们跟上层协商。
2002年,劳动部门提出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新概念,许勇接受了培训,成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过去公司每年工资也有涨浮,但是基本上是高层定的。职工有想法,有意见,没处去说,有了这工资集体协商,我们就在双方中间协调,可以下传上达了,也可上传下达,还可以双方坐下来谈判,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工资标准,我的工作变得顺理成章了。”许勇解释道。
第一次企业方和职工方为了涨工资进行的谈判,许勇至今还记忆犹新。偌大的会议室中,许勇坐在长会议桌的中间位置,企业方的代表坐一边,职工方的代表坐另一边。“那是双方第一次面对面,谈的是工人工资总额涨8%的方案。”对于那次经历,许勇用“紧张”二字形容。
“紧张,坐在一个中间人的位置上,心里紧张得很,不停地喝水。虽然之前对于这个方案双方都没有异议,但是就怕最后出个岔子,谈不妥。我当时连话都没敢多说。”幸运的是,第一次关于工资的谈判顺利通过,“双方签字的那一刹那,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从那以后,公司每年10月左右对工资都要进行协商谈判,到现在已经持续了4年。
历时半年才谈成
“是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呢?”
许勇笑了笑说,2004年的谈判足足僵持了半年之久。
2004年9月的一天,工人代表找到许勇:“主席,我们大家商量了下,希望工资能涨15%,你跟高层说说。”
许勇有点懵:“一下涨15%?我心里有数,这样的标准上层是不可能接受的。”下班刷卡时,许勇专门候在厂门口,“涨15%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争取帮大家协商到12%左右”。许勇首先做起了工人们的工作,作了承诺。
下一步,许勇又找到了公司领导,把自己的涨工资方案交了上去。第一次的谈判还比较顺利。“负责谈判的财务总监同意了我的方案,工人代表也默许了,对于工资总额涨12%的决定达成了一致,可没想到困难的在后头。”
第二次谈判在11月初,下午4点半,两名财务总监和工人代表4人聚集在会议室,许勇照例坐在会议桌的中间。这次谈判的重点是具体细节,也就是涨基本工资还是涨定额工资。
工人代表说:“我们觉得涨基本工资合适。”而财务总监坚持认为涨定额,可以促进工人积极性。
谈判从一开始就谈崩了。“你们拿着年薪十几万,我们才一万多。”
“我们的工种不一样。”
双方分歧不小,发生争执。“大家少说两句,有事好好谈。”许勇只好扯着嗓子劝,几乎快喊破了。工人们看希望似乎不太大,“算了,算了,这样没什么可谈的,散吧。”工人代表摇着头退了场,谈判不欢而散。许勇只得苦笑:“最后空荡荡的会议室就只剩下我了,既尴尬,又无奈。这次之后,大家都不愿意再坐下协商了。”
第二天一上班,就有人告诉许勇工人们有情绪。许勇急匆匆地跑到车间,“现在不是不能谈,给我点时间,一定能协商好。”许勇一个个车间说服,工人们听了觉得他确实有诚意帮助他们,也就没说什么,放心地让许勇去准备新方案。
没得谈,协商的任务全落在许勇一人身上,他绞尽脑汁想找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拿出一个新方案:“总额工资涨12%,30%分配到基本工资,70%分配到定额工资”。之后每隔十天半月,许勇得跑车间跟工人们聊聊,讲新方案,征求同意。再找到高层领导,吹吹风,催促尽快批准。
路上见到工人代表,还得拉着他多聊几句,长此以往,双方也都默许了这个新方案,直到2005年的4月,双方签字,方案终于通过。
“不容易,不过也要有技巧,就是心中有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互相不定时地沟通,协商成功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里外不是人却有成就感
许勇说,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这份工作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常常里外不是人。工人们觉得应该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帮他们说话,老板觉得应该协调劳资关系,减少矛盾。
工人们看到许勇,常常有许多怨言,或是半开玩笑地抱怨:“主席,这过节费啥时涨啊……这福利的问题?”许勇说他有时觉得好像是自己犯了错一般,不免有些委屈。当自己帮工人们起草了方案,送交领导审核协商时,被他们否决掉,他心里就有了压力。“没法跟下面交待了,压力自然就来了。”
但是每次协商成功,双方乐呵呵地签了字,工人碰到他,一改过去的愁眉苦脸:“主席,工资涨了,什么时候请你吃饭!”看着老板满意,工人干活有干劲,这时候许勇最有成就感。
如今,说到工资协商许勇倒是自信满满,4年的磨练让他对工资协商已驾轻就熟。现在没事时他就坐在车间里,看工人们的定额量是否合适,完成起来压力大不大。
“过去我不是个活络的人,还是比较拘谨,现在老练多了,处人处事有了不少经验。”许勇说,这几年有了工资协商,工人每年的工资总额大约涨了11%~12%,4年总共涨了44%左右,看到这些成绩,他就觉得满足。“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个中介机构,不过这个位置还是挺重要的。”
临走前,许勇看了看手机,又是一个10月,工资开始协商了,他又要开始忙碌了。快报记者 项凤华
见习记者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