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妙施丹青画地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妙施丹青画地图
尹晓波
  “不渗透南京城,真不知道南京的文化底蕴有多深,依山而建的巍峨中山陵、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古建筑群……这些地方,你不去亲身感受,绝对体会不到它的神韵。”客居南京的江云龙,足迹踏遍金陵四十八景,妙施丹青绘出了一张“金陵新48景自助游手绘图”。

  [ 一 ]

  江云龙在无锡是颇有知名度的画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张画至少价值1万元,为什么跑到南京来?为的就是画一张‘手绘地图’。”

  去年10月,江苏金威测绘服务中心的无锡分公司,出版了一张无锡的交通旅游图,想在再版时用江云龙的摄影照片。江云龙欣然同意。精挑细选之后,他带上18张无锡景点风光照片,奔赴南京,和该中心的总经理王宏业会面,一谈即成。

  王宏业一直有个用笔画出南京旅游景点地图的设想,和江云龙一说,江云龙兴趣立刻来了:这是件好事啊!十朝都会应该有一份能够代表南京风貌、别具特色的地图。

  [ 二 ]

  要用笔绘出一张南京地图,不深入渗透到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中,肯定是不行的。近20本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介绍书籍“入肚”后,江云龙心里有了底。踏上一辆自行车,江云龙上路了。

  这一“踩点”,就是整整6个月。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5月,冬春二季,江云龙大部分时间都客居在南京。

  “一个景点不是去一次就够的。”江云龙说,阴天、雨天,白天、夜晚,每个景点的色彩韵味都会有差异,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都要去看。“靠钢笔写生,先素描出景点,一个景点常常一待就是几天,从不同的角度画,画出三四十张。”

  “有时由于建筑物阻挡的原因,一个景点的外观是不可能看到全貌的。”江云龙说,比如民国公馆区,整体的风貌很难找到一个角度看到,怎么办呢?“我爬到宁海大厦顶楼,先用照相机拍照,再对照片细细琢磨。”之后,再对照照片,用钢笔画出来。

  阅江楼,去了6趟;夫子庙,去了20多趟,每到一个地方,先拍照再速写,江云龙还要做观察记录,所带的一本“旅游介绍”书中 ,夹满了注释的小纸条。

  [ 三 ]

  面对着厚厚堆积着的第一手资料,怎么把这些图片和写生“点缀”绘制进地图中,江云龙难以取舍。因为确定的手绘地图尺寸是长72厘米、宽54厘米,一些大的写生作品根本放不下,最后只能是电脑扫描后,缩小了比例纳入地图,效果大打折扣。说到这些,江云龙很是遗憾。

  对一些景点的图案选择,也让江云龙颇费心思。他举例说,比如民国公馆区,优秀建筑片区,每个公馆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上哪个合适呢?最后,难以取舍的江云龙只得选择了一个大体似民国风格的青瓦建筑图像,意到即可,寥寥数笔,神韵已到。

  有的东西就来不得半点含糊了,比如南京大学选哪个标志?毋庸置疑,肯定是南大的北楼了。江云龙说,北楼是前中央大学的遗迹,是南大一脉相承下来的特有标志,其他的建筑在它面前,就都逊色了。

  一张标有南京新48景的手绘地图,就在江云龙的生花妙笔中诞生了:地图黑灰色点缀钴蓝色,古朴厚重中,历史沧桑感忽隐忽现。

  [ 四 ]

  “这张地图才用了手上1/10的画,绘制完成后心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江云龙还有一个设想。

  他想画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切入点就是南京的十里秦淮风光带。江云龙说:“到南京来了,想带点东西给无锡老家的朋友,但是除了盐水鸭,好像就难以找到其他代表性的东西,如果有幅画能代表南京,岂不是一桩美事?”

  “十里秦淮图”的定位和《清明上河图》一样,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风俗长卷,对市俗生活进行浓重描绘。江云龙说,初步的构思就是以夫子庙为“轴心”,展现现代人的生活、展现现代的建筑,画出来后,应该比现在的手绘地图更有冲击力。

  从一个对南京一知半解的无锡人,到现在一个对南京旅游景点、大街小巷烂熟于心的画家,江云龙对南京的感情一直在延续着。快报记者 尹晓波 文/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