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一尊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纪念碑出现在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有游客将纪念碑的照片传到了网上,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异议。
(10月11日《京华时报》)
笔者注意到,绝大多数网民对“超女纪念碑”持否定态度。面对纷至沓来的讨伐之声,笔者不由想到了去年10月李宇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事。
在不少国人印象中,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刊登各国领袖、时代英雄和杰出人物的,小小的李宇春有何资格上此封面?《时代周刊》的解释是,因为《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代表着一种民主运作的模式,由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偶像,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规范。当然,《时代周刊》说明不了什么,但他们的一些解释却值得我们深思。在过去一年来,一些人把“超女”与低俗、危害青少年等联系,视“超女”为十恶不赦的洪水猛兽;与不遗余力讨伐超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认为超女现象是民主机制匮乏的一种象征,超女的出现,不仅给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新启迪。
超女现象,谁是谁非?我想,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下断言。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人们实在没必要对一种现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超女现象注定会记入历史;不管那些精英多么不屑一顾,也不管有多少无聊与黑幕,“李宇春们”势必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对一个历史现象,我们应以开放的视角观之,应以宽容的心态待之。
有人说“超女纪念碑”辱没人民英雄纪念碑。其实,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一个是官方行为,一个是艺术家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看法,一个屹立在全国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个是展览结束后由作者本人运作,根本不存在谁影响谁的问题,为烈士立碑和为超女立碑并不相悖。此外,还有人认为,纪念碑是对有功绩的人、有纪念意义的大事件竖立的石碑,超女何“德”能立碑?其实,特定时期给纪念碑“强”加的特别定义需要与时俱进。况且,古今中外、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纪念碑,根本承载不了“重大意义”的重任。说到底,纪念碑和《时代周刊》封面一样,就是记忆一些特定的事情或人物而已,我们不该对此强加一些其他因素。“超女现象”值得记忆,当然也可以为此立碑。
(孙化民 山东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