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在我 心中重千钧
站在21世纪回望,长征像是一篇传奇。
对于这一人类史上的奇迹,70年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和平年代,我们无法再用草鞋去重新丈量那二万五千里艰辛里程,然而这些作品依然能让我们去触摸那澎湃的激情,去传承百折不回的精神。一篇课文,一首诗词,一部电影,一幅画,一首歌,一本书,我们从中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汲取长征给我们精神上的丰厚馈赠。
经典诗词
忆秦娥 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创作时间:1935年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长征组歌
作者:肖华
创作时间:1964年
(一)告 别
红旗飘,
军号响。
子弟兵,
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
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
热泪沾衣叙情长。
乌云遮天难持久,
红日永远放光芒。
(二)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
秋风凉。
敌重重,
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
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
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
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
迷雾途中盼太阳。
(三)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
旭日升。
百鸟啼,
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
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
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
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
路难行。
敌重兵,
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五)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
山峭耸。
雄关险,
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
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
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
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威风显,
勇士万代留英名。
(六)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七)到吴起镇
锣鼓响,
秧歌起。
黄河唱,
长城喜。
腊子口上神兵降,
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
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
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
扩大前进根据地。
…… ……
经典图书
西行漫记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出版时间:1937年10月由英国戈兰茨公司出版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经典电影
突破乌江
导演:李舒田
上映日期:1972年
发行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
1934年底,红军第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张团长和秦政委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经黄平、瓮安来到贵州境内乌江南岸的黄家村,准备突破乌江。乌江自古号称天险,两岸陡峭,水深流急,是遵义、桐锌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因此红军要夺取遵义、桐锌就必须先渡乌江。在红军到达黄家村之前,敌人已经把这里洗劫一空,企图使我军无法在此立足,更无法渡江……
教科书上 那些感动瞬间
郭东辉:
震撼师生的一堂课
“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讲述长征的时候,我仿佛忘记了自己教师的角色,觉得自己正是一名长征中的红军!”郭东辉,南京一中历史教师。上下五千年,他几乎都是信手拈来,然而长征这一段历史非常特殊,“在我心中重千钧”。
“因为我有难解的长征情结。”郭东辉说。
郭老师清楚地记得30多年前,第一次给学生讲授长征。“那是文革时期,课本中长征的内容有五六页,将长征的前因后果,甚至经过细节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尽管课本介绍详细,郭东辉在课前仍然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当时有一套丛书叫《星火燎原》,其中一部叫做《长征》,这部书郭老师爱不释手,他将书中的感人故事带到课堂上,带着自己的感情讲给学生听。
让他和学生感到震撼的是在飞夺泸定桥后,红军冒着大雨,急行军240多里,时间长达一天一夜。“这是挑战人类的极限啊!他们靠什么支撑了下来?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郭东辉语气铿锵,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年轻的他在三尺讲台上挥斥方遒。
郭东辉还记得,《长征》这一章,他整整讲了两堂课。同学们静静地听着他深情的讲述,被红军激战后的急行军打动了,被那一双双破草鞋打动了。郭东辉看到,孩子们的眼眶饱含泪水。
这一课对于第一年当历史老师的郭东辉来说,无疑是成功的,给年轻的他增添了无穷的信心。“这30多年的教师生涯,激励我的正是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
30多年世事变迁,历史教科书中的“长征”也是“一变再变”。郭东辉手中更替的历史教科书也有好几个版本了。
最早的“长征”篇是浓墨重彩,最新版本教科书的“长征”只有一千字;最初的“长征”需耗费两个课时,现在只需要三分之一课时便可以讲完。记者问具有长征情结的郭东辉,是否感到遗憾,他笑着摇摇头:课堂不是传达长征精神的唯一途径。
郭老师认为,对于长征这段历史,同学们了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就可以了,领会长征精神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其实长征精神就是百折不挠、坚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改革开放后,长征精神贯穿于经济建设当中,如今对于这些独生子女们,长征精神将贯穿于他们今后的成长,要经得起挫折和磨难……”
方凌:
终生难忘“老班长”
虽然他已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但是“老班长的形象始终在我脑海里晃荡,终生难忘。”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老师方凌说。
方凌是一名24岁的小伙子,从小爱文学,给他感触最深的是小学那几篇有关长征的课文。有《金色的鱼钩》《草地夜行》……“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时所学的《金色的鱼钩》,因为这篇文章第一次让我的心灵震颤了。”
“老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为了照顾几位小战士,他把缝衣针弯成鱼钩,钓来鱼给小战士吃,自己却偷偷地嚼着战士们吃剩的鱼骨头。在即将走出草地的前一天,他牺牲了……”方凌背起这篇课文,仿佛他就是那个小战士。
“读到老班长拿着陶瓷碗,咀嚼着几根干草和小战士吃剩的鱼骨头时,当时我就流泪了,我多想用我碗里的大米饭换老班长手中的鱼骨头,我多希望结局能够改变,老班长不要牺牲!”
如今,方凌已身为人师。“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已经没有了长征的内容。”方凌说,他仍然会把长征中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因为这是老师的职责,也是老班长的精神乃至长征的精神在激励着我。”
学校:
多种形式传承长征精神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长征历史了解多少呢?记者在3所中小学随机调查了40多名学生,结果发现,有2名学生表示没听说过长征,其他学生对长征基本都有所了解。
在南京市某小学门口,记者问一名五年级学生:“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吗?”小男孩点了点头:“我读过《倔强的小红军》和《金色的鱼钩》。”记者问,能说出文章的内容吗?他摇了摇头,“记不清了,好象是说老班长救战友牺牲了。”
记者问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女生,“知道长征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小女孩想了许久,“好像是三几年吧。”“是在哪儿长征的?”记者继续追问。小女孩愣了半天,摇摇头,坦率地回答:“不知道。”
记者发现,小学生大多知道长征事件,但不知道具体时间和地点。
初中生对历史的了解状况要比小学生略好一些。记者采访到的南京十二中的一名男生连红军的行军路线都了如指掌。
南京市中华中学语文老师黄烨说,5年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七根火柴》等与长征有关的文章,课改后的新教材则没有长征的内容。“编者也许过多地从语文的功能考虑,认为有无长征内容,不影响语文教学。”据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没有长征内容。
“现在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长征’内容比以前减少了约三分之一。”郭东辉老师说,“这对学生了解长征这段历史或多或少有影响。”
郭东辉老师从事历史教育已30多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历史教材为例,以前关于‘长征’的介绍有五六页,内容翔实、生动,而现在的教材只有一页1000多字,内容简洁,概况地叙述了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
金陵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张铭告诉记者,目前使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有3个版本,虽然版本不一,但“长征”内容都比以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一般只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很少有独立成篇的。“以前,我们讲‘长征’,都是单独一课,现在只是顺带讲讲。”
张铭说,新课程不需要学生了解长征详细经过,强调的是了解史实,掌握精神。
郭东辉说,长征内涵丰富,精神深邃,学生仅掌握课堂知识是不够的。“为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长征,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比如:组织观看长征幻灯片、长征史料展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长征的艰难,红军的伟大。”
张铭说,只有亲身触摸历史,才能真切地体验红军的伟大,才能把书本上的长征变成更为现实感受。“教学中,我们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课后,我们组织学生出‘长征’板报,通过搜集材料,编写稿件,加深对长征的了解。”金陵中学还模仿长征,开展了一次小型的长征活动,组织学生从江宁汤山步行25公里到学校。“虽然全程一路平坦,时间只有一天,但学生们从中体验到了红军万里长征的艰辛。”
快报记者 刘向红 解璐
经典歌曲
十送红军
(江西民歌)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
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边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经典画面
贫农的儿子
作者:蔡亮
创作时间:1964年
材质:布面油画
画家以略微仰视的构图,重点刻画了两个背负着简而又简的行囊、衣衫褴褛的农家子弟的背影,尽管含蓄了两个孩子的面部表情,但孩子坚定而有力的双脚,仰头向“首长”极力请求的姿态,已经体现了两个贫农的儿子要求参加革命的迫切心情和他们倔犟执着的性格。他们看得出那位长者的“首长”身份,然而却不知道他就是毛泽东的戏剧性情节,赋予了这一严肃题材以令人感到轻松和亲切的气氛。
地球的红飘带
作者:沈尧伊
创作时间:1989年
材质:油画纸素描
艰苦岁月
作者:潘鹤
创作时间:1957年
材质:铸铜雕塑
作品通过老战士吹笛、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向往革命胜利的信念。这件“取材于中国工农红军生活中的一个看来平凡而轻松的、却能看出革命战士的高尚的精神状态的小插曲,情节很简单,作品却经得住反复寻味。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它以动人的形象,体现了这个最能在观者心灵中激起共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