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行程,到达陕北。而这是缔造共和国的一个重要开始。本书以关注细节、散点式的记录方式为主,涉及了许多以往未曾涉及、关注的内容,诸如红军长征食谱、长征时用过的器物、红军病历、长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长征的参加者以及长征中流散各地的红军士兵的命运,等等。
大搬家
在这个紧张的气氛里,每天都传来“做好准备,明天行动”的命令,红军战士们都默默而焦急地准备着。杨成武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四团,用了一个星期来研究部队战士补充及装备的补充问题。他们还按照命令招收了不少新兵。每个干部、战士都发了一件崭新的灰色棉上衣,把枪支弹药、草鞋和粮食装备好,为了防空袭,背包上还插了一束树枝当伪装。就这样整装待命了好几天。
红军长征虽然是一次被动的而且目标随时改变的战略突围,但却并不完全是一个仓促的决定,在出发之前,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在做准备。
1934年5月14日,各地红军纷纷接到通知,要求在5月至7月招收新红军5万名。幸好当地农民对参加红军非常踊跃,到6月底,实际完成的人数达62269名,短短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原定的任务。9月份又接到新的命令,要求全苏区在9月间紧急动员3万新战士上前线,这次却太仓促了,到 9月27日止,实际只完成了18204名。这些新兵后来被分到各师团,紧急进行军事训练。
这是一次大转移,除了战备,还有各种物资,最高领导似乎要把这次转移视为一次大搬家。把整个红色苏维埃搬到安全的下一站。其中有一支部队叫中央教导师,是专门负责转移期间中央机关的保卫和重要物件的运输任务的,另外还从农村征调了5千名挑夫组成运输队,准备随军行动。这几千名挑夫将要挑起苏维埃共和国的大量财物———印刷机、纸币镌版、造子弹的机器、重新装填空弹筒的压床、X光机、满载文件资料的箱子,红军储备的银元、金条、大米、药品、备用的枪炮、收发报机、电话设备、大卷的电话线等等———这些东西中的大件后来都在湘江和赤水河边扔掉了,并没有带到陕北。
红军在路上要吃的粮食,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6月2日和27日曾有两个紧急指示,要求无论如何要在7月15日前完成24万担“借谷计划”。7月22日,又决定发动借谷60万担的运动。这些数字如果平摊给8万红军,平均每人都有10担。
地方对红军的支持几乎是全民动员。1934年9月8日《红色中华》报道:“福建胜利完成了借谷运动,完成75000余担。”以福建的长汀、汀东、兆征三个县为例,当时就完成借谷任务67717担,比原计划的59000担超额完成8000余担;为了保证红军出发时每人携带十天的口粮,把秋收时收获的粮食首先供应红军。
这是一次充满危险的转移,因此还需装备大量的武器弹药。为了满足需要,苏区政府临时扩大生产,并动员人们将留存的或拾到的子弹、弹壳、铜、铁等作价卖给政府,以做武器生产的原料。这些收购都有数据:从6月到8月的三个月间,共收到铜8.2万斤,子弹壳1.82万斤,子弹14万发。
此外,还发动苏区群众收集被毯2万床,棉花8.6万斤,草鞋20万双,米袋10万条。以上统统运往兵工厂加工,而所有红军的各兵工厂和军服厂都在加班突击生产。
还有药品,中央外贸总局两个月内突击采购了价值10万元的中西药品。中央财政部突击筹款150万元,还将过去保存的“秘密金库”的储备金全部取出,以备军用。
不管是仓促还是准备充足,这都是一次把整个苏维埃挑在肩上的大搬迁。毛泽东后来形容:“就像大搬家一样。”而埃德加·斯诺则浪漫地称之为“整个国家走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