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和被誉为“美酒河”的赤水河,她们的历史,并不是从长征开始的,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页,却是从遵义和四渡赤水河开始书写。
当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时,中央红军在贵州至川南的山水间上演了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
从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大转折。
毛主席出来就能打胜仗
王道金,1915年5月生,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 原贵州省遵义地委离休干部,遵义市第一届人大代表。193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红军时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总支书记,特务团政治指导员,连长。曾任铜仁地区副专员,地委常委,遵义地委副书记。
“中央开会了,开得很好,毛主席又被请出来工作了,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遵义会议后,营教导员传达会议精神时,是如此告知王道金等战士的。91岁的王道金是遵义目前健在的,唯一一位全程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当时,他被编入红三军团第十一团。
讲起长征,精神就好
10月2日上午,记者在遵义市市委家属院的一栋老房子里见到了王道金。当时王道金在女儿的搀扶下,正要出门。“到医院挂水去,最近身体不舒服,老是感冒,刚刚好转。”王道金说,长征胜利70周年,一讲起自己亲身的经历,精神就会特别好。
1930年8月,15岁的王道金在江西兴国参加了红军。“我是自愿参军的。”王道金说,见到红军纪律严明,而且帮助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就回家跟父母说,他要跟红军走。
4年后,部队通知王道金说“现在情况不利,要转移到别处作战”,王道金就踏上征程。“就两双母亲缝的布鞋和一床被子,被子还是没有棉花的夹被。”王道金不知道部队开往何方,将要遭遇什么样的艰难险阻。
一路征战,部队到达贵州时,王道金已是红三军团的连长,他所带领的连队参加了强渡乌江、攻打娄山关、攻占遵义和保护遵义会议等一系列战斗。
遵义会议是秘密召开的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遵义城,队伍马上在遵义以南、乌江以北沿江一百多里地筑起防线,担负起警戒和侦察的双重任务,目的是切断贵阳到遵义的交通线,防止敌人偷袭。
王道金当时所在的连队在城外负责警卫工作,他只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着遵义城的安全,并不知道遵义城内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这次城内的首长们召开的会议,将是世界瞩目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会议———遵义会议。
“因为这是军事机密,我们并不知道是要召开遵义会议。记得开会期间,敌人曾经有一个团想偷渡乌江,被我们及时发现,并迅速击退。那一战打得很漂亮也很干脆,战士们斗志一直很高昂。”
事隔71年,王道金回想起当时的状况仍很感慨,“虽然当时很多同志都不知道遵义会议的召开,但是从后来红军所呈现出的新面貌可以看出,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中午参军下午就上战场
李光,86岁。15岁参加红军,参军当天下午就上了战场,与百余位元勋血战土城青杠坡;随后他又跟着部队四渡赤水、奔袭娄山关、重占遵义、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全程;他曾给朱德当过勤务兵,彭德怀将他送进“抗大”学习;南征北战了16年,他回到了遵义老家,为遵义人民栽树育林;离休后,又捐助当地贫困孩子读书。
2006年10月1日下午,记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旁的一栋老宅里见到了这位老红军,当时他正在看电视里播放的长征纪录片。记者采访时,李光的女儿女婿都到厨房干活去了。“不打扰他回忆,他难得这么详细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李光的女儿说。
迎红桥边萌生参军念头
红军进城那天,李光与百姓一起涌到迎红桥上,看红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天,在迎红桥上的百姓大概有上万人,“大家高喊着‘欢迎红军’‘欢迎朱毛总司令’等口号,穷人们都盼到了救星。”李光仍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
红军进驻遵义后,为百姓铺路筑桥,为老人洗脚,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救干人”。“我要当红军。”李光拉住一个战士就说。
李光就此成为了红一方面军五军团37团7连的战士。他也不知道他的家乡遵义,即将召开一次历史性的会议。
青杠坡上与元勋共战斗
李光清楚地记得,他是中午才参军,下午就跟着部队在遵义城外打了仗。
“离开遵义后,才知道当时参与的那场激战,是保卫正在召开的遵义会议。”
李光说,接下来的青杠坡战役更惨烈。“那打得可惨呀,敌人占着制高点。”刚刚参军的李光也没瞧见过这阵势,就见自己的同志英勇地冲锋战斗,又一个个地倒下。而在制高点上,全是敌人的部队,战士冲锋了几个回合,还是牺牲很多。“冲了好几次都没有冲上去,川军武器好,机枪很厉害,打得我们都抬不起头来。”
时隔71年,李光仍感荣幸参与了那场战斗。
那场红军与川军的青杠坡一战,毛泽东就在附近的大埂上指挥。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共和国的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七大元帅(朱德、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罗荣桓、叶剑英)及数百名将军参加作战。
两所学校以李光命名
李光离休后,做过上百场报告,每次都会提到长征途中的艰难,而那些艰难在李光看来,是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抗日战争期间,李光在八路军129师386旅17团任干事。解放战争中任侦察参谋、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务。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解放成都等战斗。1951年回到遵义,李光先后担任武装部副部长、劳动局局长、建设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1980年离休。
离休后,李光将自己的工资大部分捐给遵义当地的贫困学生;目前在遵义有两所学校以李光之名命名。
“我是遵义子民,长在遵义,在遵义参加红军,后又回到遵义建设遵义,这是我的荣幸,今后还要为遵义奉献我的力量。”李光说他是不爱抛头露脸的人,他认为,他不是英雄,但他与英雄共同战斗过———那些为建设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们。
“青石板上还有红军体温”
以四渡赤水的第一渡、第四渡闻名的土城位于黔西北,她自古以来就是赤水河东岸的重要渡口。
到达土城镇的那天,下起了小雨,天气微凉。街边老旧的木房在雨里吱吱作响。记者从光洁的青石板上走过,发现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写有“红军驻地”的小牌。这儿,是土城镇最著名的长征街。据说,当年红军为了不扰民,曾顶着寒风互相拥靠着,露宿在老街的青石板上。
即便时间已久远,土城的老居民们仍固执地认为,老街的青石板并不是普通的青石板。“不信你摸摸看,上面还有他们(红军)的体温呢!”
红军哥哥
省下口粮给我吃
在街边靠石坡的一侧,记者找到了毛泽东当年居住过的防空洞。
这栋已经改造成土城卫生院职工宿舍的木屋,过去是一个很浅的岩洞。据说,这间宽约1米,长不足3米的斜顶的矮小防空洞早前有6平方米,因为修建房屋时削掉了小半个岩洞,所以显得格外狭小。毛泽东入住时正是1月份,天气潮湿,寒气逼人,岩石壁上还滴着水珠。“主席还对警卫员陈昌凤开玩笑:‘要是夏天,这可是避暑的好地方喽。’”今年83岁的张邦珍老人在这间昏暗的小屋里已经住了50年。很多时候,老人会看着墙上满满的主席照片,回忆红军到土城的情景。
那会儿,张邦珍年仅12岁,又瘦又小,红军在外面搭锅煮饭时,她总馋得流口水。“红军哥哥看我们家没饭吃,就把自己的口粮省下一些给我们。”有时,还把锅巴铲下来给他们这些孩子当零食。
张邦珍说,那时最高兴的莫过于看红军宣传队表演节目。“每次演出,我都要挤到前排去看,边看边学很过瘾。一次,朱德总司令的女儿朱敏,表演了号召大家斗地主分田地的节目,有趣极了。”“红军纪律要严明,行动听指挥……”兴致来了,张邦珍还高兴地唱起当年的红军歌。
“我并不知道这里住过毛主席。直到1972年,主席贴身警卫员陈昌凤和朱德女儿朱敏来,我才知道原来我那么有福气,住在主席呆过的房间里。”就在记者去的几天前,毛泽东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找寻父亲的足迹。
71年前,钟华清是土城镇上的一位年轻船工。为了帮助红军,他不仅捐出自家惟一的渔船,还和老乡搭浮桥,帮红军一渡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
回忆起这段往事,老人浑浊的眼里突然闪出了光。“我可是第一个出来响应帮忙搭浮桥的。我胆子大,水性也好,常常在赤水河里扎猛子。”言语中,掩饰不住骄傲。
1月的一天,红军跑过来跟钟华清说,“老乡啊,我们晚上要过河进川去。”那时,青杠坡战役刚打完,红军要转移。“我家有一艘船,我第一个响应。”之后,另外20多位大胆的船工在钟华清的鼓动和百姓们的帮助下,给红军搭起了浮桥。
“那时赤水河水流很急,中间还有石头,一月的河水冷得刺骨。红军教我们怎么搭桥,搭一座桥花七八个小时,务必搭得很结实,这样,人、马还有炮才都能过去。第二天过完赤水河后,红军就把浮桥给切断了,断了国民党追兵的路。”
虽然为红军做了不少事,但老人也有憾事。青杠坡战役后,红军大部队离开时,留下了不少无法渡河的伤兵。钟华清在自家宅子旁的草堆里发现了三个伤兵。
“被国民党发现就完了。”钟华清把他们带到山上一个庙里躲起来。谁知保长赵三娃正好来搜山,在庙里发现了他们。“赵三娃凶啊,上去就打红军伤兵。我劝他别打了,结果我自己还挨了打。”后来,伤兵身上的武器、大洋都被赵三娃搜走了。三个伤兵趁机逃出了庙,赵三娃带着人跟在后面追。三个伤兵走投无路,在赤水河上游一个地方跳河牺牲了。
讲述人:罗明先,82岁,土城长征街老街长
1935年,罗明先11岁。直到如今,这位长征街的老街长说起红军仍忍不住称赞“是我们干人(穷人)的队伍!”红军来之前,白军谣传红军“共军共匪,共产共妻”。为了躲避这支“可怕”的队伍,除了走不动的老人,百姓大多跑了。罗明先也和母亲早早地躲到后山,只有哥哥留下来看家。
在山上心惊胆战地躲了一天后,哥哥来山上喊他们回家。“红军既不共产也不共妻,好着呐!”就这样,将信将疑的百姓们开始陆续回家。
红军把没收来的地主财产分给老百姓,还把盐帮里一两百斤的大盐块拿出来,凿小了分给大家。“那时,盐是稀奇货。”城里遍街都是衣衫褴褛的红军。尽管寒冷,他们没有进老百姓家休息,只是借了百姓的门板铺在门口睡。“他们也不拿百姓的东西,我卖香烟,他们给的票子都是苏维埃的票子。怕我们用不了,等他们再回来时,又用银元、铜元把纸票子换回去了。”为了报答红军,土城人采取了特有的方式———捐木板。
1935年1月红军到土城时,千余户老乡把自家的门板拆给红军当铺板;青杠坡战斗中,又用来抬伤员;一渡赤水时,再抬去搭浮桥。
1月29日,红军开始一渡赤水。为了支援红军,罗明先和邻居们毫不犹豫地拆卸了自家门板和床板。红军过了河后,用刀把岸一头的绳子给砍断,木板顺着河水又漂回了这边。“我们从水里捞出板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捞了板子修修补补就往门上装。”正因如此,直到现在土城镇的一些老宅的大门还保留着七拼八凑、厚薄不一的模样。
从老街一家家走过时,记者在不少老宅的门板上都找到补过的痕迹,一户江姓人家的两扇门板甚至有9个地方修补过,其中左边一扇还比右边一扇短约15厘米。
“看到这些门板,就仿佛看到了红军!”江老先生说,“当年我父亲下门板给红军当铺板时,红军硬塞给他两张苏维埃钱币,后换成粮食。拿去给红军搭浮桥时,父亲又得到两块大洋作抵押。我父亲由此坚信红军是干人的队伍,是最好的军队。”
因为见证了军民情,老乡们亲切地称其为“红军门板”。也因为如此,即便这些门板已破烂不堪,长征街的居民们却很少有人舍得把它们换掉。
叹为观止“美酒河”
英雄酒:长征的药
沿着红军四渡赤水的足迹,采访车艰难地穿行在崇山峻岭中。车外层峦叠嶂 ,一边是万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路颠簸后,终于来到了这条红色河流边。
距茅台还有数公里,酒香已经飘散弥漫。这是一个傍山而建的古镇,赤水河绕流山下,酿造茅台酒的水便取自赤水河。这里几乎家家都酿酒。1935年,红军从这里的茅台渡“三渡”赤水。对于当时的情景,镇上的一些老人记忆犹新。“那一次,茅台镇上上下下住满了红军,沿街两侧,赤水河河坝上都睡满了红军。渡河时,白天黑夜都在过,夜里打起火把,照得满山通红。”
受伤战士用酒冲洗伤口
当年,红军到茅台镇后,在3家茅台酒产量最大的成义、荣和、恒兴厂房门口张贴由红军政治部颁发的保护茅台酒的通令。在通令的旁边,还贴有标语:“红军到茅台,开仓分浮财。土豪把头埋,千人笑开怀。”
得知用酒疗伤消毒十分好,红军便去河滩上一家酒店买酒。酒店老板接到四个银洋后顿时惊呆了,一个劲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40多岁,头一次见啊。”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中央纵队到达小镇时,茅台镇已是一番新气象。
残酷的战斗,医药的短缺,伤员的众多,都未难倒刚强的红军,没有消毒药,茅台酒代替;没有镇痛剂,茅台酒代替;没有麻醉剂,茅台酒代替。直到如今,赤水河上仍传唱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歌曲———《茅台为我药》。
今天,一些村民还记得受伤的战士用茅台酒冲洗伤口,为脚上的泡消毒的情景。据说,周恩来还派警卫员来买茅台酒,与红军将领共庆遵义战役的胜利。乘着酒兴,毛泽东等人来到下场口黄桷树下,坐上老船工赖应元的船,过了赤水河。而现在,老船工早已过世,他的孙子王东方也已年逾六旬。
主席送向导银元和手镯
“当时我爷爷并不清楚他背上浮桥的红军中有毛泽东,只记得有一位首长模样的操湖南口音的高个。”王东方说。渡过赤水河的当晚,赖应元还接这位首长到家里住了一晚,并拿出茅台酒犒劳。赖应元的爱人还给这位首长炒了一碗鸡蛋,首长连连称好吃。第二天,赖应元又帮红军带了一段路,临别时,首长给了他一块银元,并给了他妻子一副银手镯。
直到1958年,毛主席警卫员到茅台一带调查,拿出毛主席当年的照片比照,赖应元这才知道自己背上浮桥的首长是毛主席。直到现在,这块大洋和银镯子还被王东方小心地收藏着。
渡口处,一个红军渡口纪念碑旁边,因下雨涨起的赤水河静静地流淌着,70多年前红军抢渡的风云际会早已成为历史,但当年的风云却被这条英雄河记录了下来。在茅台镇的老人们浓重的黔西北口音中,70年前的场景真切地重现了。“红军进茅台前,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整个连的兵都拼命地往对岸逃。红军一进镇,就征用了几十条贩盐船,一条条排开,铺上门板,搭成了3座浮桥。”
“他们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可对我们都挺和气。”
“毛主席站在高处,看着大军过河。花了一天一夜,大部队才全部到达对岸……”
“一渡赤水避锋芒,二渡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回川南,四渡赤水调滇军。”历史,仿佛就在昨天。一条英雄河,成就黔北人民的无比荣光。山脚边,一株当年红军架设浮桥时用来系绳用的黄桷树被砌栏围护。不远处,一座大桥已贯通两岸。
茅台,醉人的记忆
茅台酒产自贵州的茅台镇。1935年3月16日,红军从茅台镇附近三渡赤水,这种高度数的白酒被红军当作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随军医生把酒大瓶大瓶地带走,一路上当作酒精使用,还有人用来泡他们疲惫不堪的脚,被周恩来看到后制止了。当中国共产党获得革命胜利后,茅台酒被尊为国酒,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辈子只喜欢这一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