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是杂志社主编或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到了“黄金周”便是武侠小说家,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时代,耐住寂寞“闭关”写作。近十年来,赵安东在几个角色间转换,却每个角色都扮演得很成功,正如他小说的名字,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高手无败局”。
从看武侠到写武侠
熟悉赵安东的人都知道,除了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新武侠小说家。近十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三本武侠小说,《无敌神捕》、《高手无败局》和《生死一诺》。
动笔写《无敌神捕》是在1994年,当时赵安东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团刊主编数职,谈不上日理万机,但忙是肯定的。
但他还是“不安分”,决心要写点东西。赵安东第一次看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便开始对武侠小说情有独钟,之后大量阅读,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这些名家的作品都一一读过。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性格中或多或少有着“为人豪爽、崇尚英雄、快意恩仇”的成分,赵安东也一样。“现代社会正义之气不足,见义勇为风气不强,是非观念淡薄。”而武侠小说正是宣扬正义、侠气、正确是非观的,于是赵安东的心里涌起了创作武侠小说的欲望。
赵安东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有多年的记者、编辑经历,对小说创作的基本套路也了然于胸,因此创作武侠小说对赵安东来说便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时间。
黄金周即“写作周”
平时工作忙,他便趁双休日写,后来有了“五一”“十一”黄金周,便成了赵安东的“写作周”。这么多年,他黄金周从不出去,尽管也喜欢旅游,但是与写作相比,便退居其次了。
写作时,赵安东完全是“闭关”状态。为了不受干扰,他躲进一间小房间,拉上窗帘,打开灯,开始伏案疾书。“入关”之前吩咐妻子:不准敲门叫他出来吃饭。
赵安东不用电脑,一直坚持伏案执笔这种“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真正的“笔耕”。他说,他习惯用笔写,因为觉得这样随意、舒适,又很专注,而用电脑打字还要想着拼音,会影响思路。
思路顺畅时,赵安东一天能写8000字以上。常常拉上窗帘时,外面一片阳光明媚,等到再拉开窗帘,已是万家灯火,连他自己都会吃一惊。
妻子沈尧蘋很支持他写作,家务活全包,但看到丈夫写得如此辛苦,心有不舍,甚至劝他“不要写了”,但这样的劝告于赵安东根本是“耳边风”。
为写作,赵安东“牺牲”颇大。以前的喜好,下象棋、钓鱼等,全部放弃,与亲朋来往应酬也减至最少,他甚至拒绝使用手机,“我不在办公室,就在家里,总归能找到我。”熟悉的同事、朋友深悉他的个性,极少将电话打到他家,节假日的问候一律提前,尽量不打扰他写作。
今年8月14日,爱女赵洵出国留学的前一天,赵安东与妻子、女儿逛商场。跟在妻女后面的赵安东突然觉得,这种感觉很陌生,他自从动笔写武侠以来,已经有10年时间没有逛街了。说到这,赵安东的眼里有些湿润,“这点确实有些对不起她们俩。”
梁羽生称赞“功力深厚”
2001年,赵安东的中篇《胜负在棋外》收录在《大侠与名探》丛书中,编者请梁羽生先生指教,梁先生读后指着“赵安东”的名字笑着说:“这个人功力很深厚。”
得到前辈的肯定,赵安东自然很高兴,不过并没有就此自鸣得意,而是自我评价道:“我的小说比较真实,武侠这种体裁虽然比较旧,但我的小说内容与现实结合,‘旧瓶装新酒’,不追求虚幻的东西,在文字表达上也都适合中老年人阅读。”这正是赵安东对武侠小说的追求。
传统武侠小说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绝世武功、英雄与侠女之间的柔情,在赵安东的武侠中是找不到的。他塑造的人物也有武功,但不会高到神秘莫测;对于缺乏柔情这一点,赵安东承认这是自己的弱点,“我还没有想好,怕写了以后流于俗套,索性不写。”《高手无败局》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里面没有太多的柔情,却正是铮铮的铁骨男儿所向往的武林。”赵安东认为这恰恰能说明他的作品。
尽管很多人对赵安东的小说评价很高,他的父亲、妻子、女儿看了之后总是不客气地提出很多批评意见,尤其是父亲赵维平,“他是我最忠实的读者,《无敌神捕》他看过6遍,《高手无败局》放在案头半年。他同时也是我最严格的老师,大到内容、结构,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父亲都会指出问题来。”赵安东着实很感动父亲对他武侠小说事业的支持。
做技术工作的妻子会提一些直观感受,而女儿会根据年轻人的口味提一些建议,诸如缺少对女性、爱情的描写等,这些意见,赵安东考虑之后会认真地记下来,以便下次修订。
通俗文学也能出精品
赵安东自我调侃说,他离不开喝茶、阅读、写作,“一天不喝茶头疼,三天不看书心慌,半年不写作气虚。”
为了不气虚,他的第四部小说已经构思得差不多了。不过,在连续出了三本作品之后,赵安东出手反而更加慎重,他曾在前两本书的后记中反复强调“通俗文学应该也能够写出精品”,这个专门在黄金周写作的“大侠”着实希望自己能写出“黄金”质量的武侠小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50年、100年之后,人们仍愿意捧起来仔细阅读。
见习记者 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