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南京·街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台湾老人浦口一住6年
· 居民传唱安全防范歌
· 40岁泡桐被困水泥地
· 我们离和谐社区还有多远?
· 街坊小黑板
· 【先知门前事】
· 台湾老人浦口一住6年
· 居民传唱安全防范歌
· 40岁泡桐被困水泥地
· 我们离和谐社区还有多远?
· 街坊小黑板
· 【先知门前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台湾老人浦口一住6年
只因这里有个孝顺“女儿”
  在台湾有5个儿女,今年已92岁高龄,却在浦口一农户家里一住就是6年,原因是这家有个孝顺“女儿”。

  台湾老人

  浦口农户家一住6年

  在浦口区沿江街道复兴社区二组,已经没有人将蒋美林老人当做外人。老人在这里有个“女儿”,名叫张明翠。老人跟张明翠一家一起生活已6年。昨天下午,张明翠的邻居来她家串门,拉着蒋美林喊“爷爷”。老人拍拍这个晚辈的肩,笑着跟她打招呼,就像是对自家孙女一样。老人拉着记者去后院溜达,“这里栽的葫芦,这里有金银花,这边一棵是红梅,那棵是腊梅,那边有仙人掌、桂花,我们院墙后边还栽了树呢!”言谈之间,老人完全将这里当做了自己家。

  老人今年已92岁高龄,但精神很好,听力、视力都不错。每天上午6点起床,写日记,练书法,中午11点左右,准时跟“女儿”和“孙子”一起吃饭,然后午睡。“他每天午睡过后都要看京剧,生活规律得很呢!”张明翠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了如指掌。

  舍不得离开

  因为这里有家的感觉

  老人祖籍安徽合肥,从小在南京成长,曾在国民党中央造币厂工作,1949年去了台湾。2000年8月,老人来南京浦口区沿江街道看望在此办厂的儿子。老人的儿媳妇帮他在浦口老火车站附近租了套公寓,老人的儿子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他,家人都认为老人顶多住3个月就回台湾。因为年事已高,家人帮他找了保姆,老人才住了十几天,就因生活习惯、语言交流等问题换了五六个保姆。当时,张明翠的丈夫在老人儿子的工厂工作。听说老人的状况,张明翠赶去看望老人。“我看到他一大早自己去买早点,保姆也没找到合适的,觉得挺辛酸的”。张明翠邀请老人去她家住几天,等找到合适的保姆再说。

  没想到,老人一去张明翠家,就“走不动了”,他说:“我一来就觉得这里有家的感觉。”老人告诉记者,子女们独立后,都在外面住,老伴去世后,他在台湾基本一人独居。张明翠的家不豪华,但很温馨。于是,这一住就是6年。每年,老人由儿子陪同回台湾一趟,但每次回去不超过一个月,就惦记着回宁了。

  缘分天注定

  老人和我们是一家人

  老人过来了,张明翠家就多了个长辈,张明翠的爱人和儿子成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几天没听到“儿子”电话,老人就会打过去问:“怎么这两天没听到你声音?”老人想吃水西门一家饭馆的烤鸭,孙子便骑摩托车去那边买。冰箱里,老人爱吃的食物很少间断。张明翠爱人偶尔回来,夫妻俩都会带老人去外面转转,几乎每年都去南京以外的景点游玩。张明翠说,“老人跟我们有缘分,老天注定我们是一家人”。

  有一年,张明翠夫妇在江西干活,老人也在那里。临回宁时,张明翠跟老人和他儿子说,她回南京有很多事情,暂时没时间照顾老人了。老人听了,眼泪直流,他不舍地说,“那我只有回台湾找个保姆了”。实在难以割舍,张明翠最终还是将老人带回了南京。

  张明翠说,开始,也有人议论她多管闲事,或是背地里得了多少好处。她也曾经有很多烦恼,但想想就放松了,现在她只有一个想法,“人在做,天在看,既然缘分注定大家是一家人,老人就是我的老父亲。”

  老人过来后,台湾的儿孙过年过节经常来张明翠家,两家人团聚,完全成了一家人。

  快报记者 许小红 文/摄

  (报料人顾先生报料奖80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