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各行各业名人的网络日记中精选的性情文字,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人生中诸多现实而永恒的话题。脱下明星的包装,走出名人的光环,卸下智者的头衔,也许,只有在日记中,“平凡人”的角色才能得到真实的还原———至少,是相对的真实……
让我带你去看月亮
那天,第一个从树丫上下来的人类,比如说他叫“阿呆”,两眼澄明无邪地看着天上这个银盘,痴痴地想:我要去月亮,她很漂亮。月光把阿呆照耀得心情微妙激荡,而且后来纷纷从树丫上下来的人类心情也同样微妙激荡,大家就在阿呆的带领下卷起舌头感慨地发出一个单音节,那时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最高形容就是肉,所以这个单音节被发成了———“肉”。然后经过千万年的语音进化,这个音节被调整成“月”,但“月”字旁仍被定义为“肉”字旁。
我愿意这样去想象历史的开端,有趣。人类的历史其实是看月亮的历史。这样一个被挂在天际的精灵守候着人类入夜后的灵魂,或安然入睡,或在光亮之下侦察到猛兽的伏袭,当然也包括男女进行两情相悦……人类想:月亮如此之好,她是天堂。
阿呆转了很多世,有的叫嫦娥,有的叫李白,有的叫苏东坡,甚至还有个叫“李莫愁”,这个美丽女子武功奇高,但每到月圆之时就会想起她的初恋情人陆展元带她去看月亮的往事,然后就心如刀割,然后就想杀人。科学家说月圆之时会让人心潮起伏,所以苏东坡写了很多极品宋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而李莫愁害了很多极品人,从陆展元到公孙止,然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神秘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中国人甚至取了很多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广寒宫”,比如“蟾宫”,并且把吴刚和一只小白兔安排在那里度长假;但美国人很无趣,他们用科技破坏了我们美好的理想,1969年,当“阿呆”转世的阿姆斯特朗颤巍巍地踏上月球表面,说“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后,我们很失落,月亮上除了沙漠就是环形山,很死寂。
理想死了,月亮从美好的传说变成了超级大国占领外层空间的基地,成为稀有金属的未来矿源。有一个美国人写的科幻小说,说的是当地球垃圾已泛滥成灾时,各国开始把月亮当成垃圾处理场,最后把月光变成腥红色,每个月都有月球上吹来的风恶臭得让人必须戴面具,就像每个月来一次环境例假。
所以说真正有情调的还是中国人,真正有文化的还是中国人———没有理想,但有理由。人类必须时时找出理由让自己有趣地活着。当被科学剥夺了关于月亮的理想,但我们还有理由去奔月。当有人告诉我将有五架飞机载着“阿呆们”上天看月亮时,我觉得这意味着生活的一种转机,至少是方式的一种转机。
我的一贯观点:人性的东西就是美好的。“奔月”是人性的,所以它是美好的。有个老人请曾照顾过他的小保安去看月亮,有个帅哥要在离月亮最近的地方向女友求婚,还有人要请92岁的老母去摸一下月亮———它们代表着我们还对生活有信心有情调,还对传说的力量保持尊重,这比天天装大尾巴狼好多了。
总体说来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了,重压之下我们也越来越不容易找到理想了。没有理想,理由也可。去“奔月”就是在渐渐灰色的生活中去寻找一种积极和纯真的理由。躲在家里,看那无聊至极的娱乐杂烩是对人性的一次抹杀,我们的人性是什么呢?是让自己和宇宙万物尽可能地有更近的更质感的关联,因为我们属于它。不要从很高尚很哲理的角度考虑人生,“奔月”,其实就是喜欢扎堆、喜欢热闹的人们为自己的生活找的一个乐子,而且这个乐子别人从来没有玩过。
如同娱乐大师周星驰的理想:让我带你去看月亮。
李承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