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南京·街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小小蟋蟀擂台争霸
· “邻里相认节”拉近邻里情谊
· 社区民间组织 要到街道备案
· 昙花四现 实在罕见
· 拿出家中珍藏 参加地方文献展
· 街坊小黑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0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小小蟋蟀擂台争霸
  “咬住!”“不着急,歇歇再打!”“这只小虫子真厉害,一点都不服输!”6日上午,云南路社区的活动室里,40多人屏气凝神看着大屏幕上投影的蟋蟀争斗场面,不时地小声议论着。

  9月到11月正是斗蟋蟀的好时节,秋风雅趣、南京虫友会、诗陵杯3个俱乐部选在中秋佳节,举行了第二届金陵杯蟋蟀友谊争霸赛。

  用“兵”

  斗蟋蟀也讲究“兵法”

  3个俱乐部各派出30只蟋蟀参赛,放在陶土制成的蟋蟀罐里一字排开,很是壮观。每个蟋蟀罐的盖子上都标明了这只虫的体重,赛前用电子秤测量,精确到了千分之一克。20多岁的蟋蟀“发烧友”魏蔚介绍说,参赛的蟋蟀要按照体重配对,就好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分级别争斗。

  每队分别推选一人当裁判,比赛开始了!首先登场的是秋风雅趣俱乐部和南京虫友会的两只0.71克的蟋蟀,它们各自的主人都拿出特制的小绒球,把蟋蟀从罐里赶了出来,放在一个玻璃瓮里。瓮中间放了一个玻璃挡板,两只虫各站一边,主人便用细长的竹签逗它。“这是为了让虫子兴奋。”南京虫友会的沈文惠会长一边紧盯着屏幕上的两只虫,一边给记者讲解。

  裁判将玻璃挡板抽掉,两只蟋蟀虎视耽耽地对视了几秒,突然,其中一只猛地咬住了对方的触须,并死死拽住不放,狠狠一甩,观战的蟀友们忍不住叫了出来:“漂亮!”双方互咬了五六个回合,终于分出了胜负,下一对紧跟着又上场了。

  场上小虫们激烈地角逐着,场下的蟀友们开始交流起经验来。“斗蟋蟀很能体现智慧,怎样调兵遣将才能获得更多的积分?我们需要全盘考虑。我们就相当于教练、统帅,要培养队员、训练队员,还要指挥它们。”云南路社区的王希鹏说,“和田忌赛马一样的道理。”

  招“兵”

  凭眼光挑选好蟋蟀

  “我们对斗蟋蟀都很热爱,从小就喜欢!”31岁的王希鹏小时候住在天目路,一到夏天,整条街上的小男孩们都玩蟋蟀。他得意地回味:“经常有小朋友上门来挑战,如果今年捉到一只好虫,就可以在一条街上称霸一个夏天,那种感觉棒极了!”

  蟀友们都说,斗蟋蟀这种传统的娱乐活动能全方位地锻炼身体、考验智慧,光是捉蟋蟀就要手、耳、眼配合。王希鹏说,好的蟋蟀要到晚上12点左右才开始叫,小男孩们就带上手电筒,凭叫声判断蟋蟀的品质,听准它的位置,弯腰在草丛和树叶堆里找到洞穴,再用各种办法把它捉出来。

  年年夏秋斗蟋蟀,已经成了蟀友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说:“这项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就有记载了,至今却仍然有吸引力,是因为最后的胜负取决于很多因素,让你沉浸在捕捉、饲养、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乐趣无穷!”现在,蟀友们对蟋蟀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一般不再自己捉虫了,而是利用周末去山东购买。“山东宁阳、宁津地区的蟋蟀品质比较好,我们几个朋友周末便住在农家,清早就开始凭各自的眼光挑选蟋蟀了。”魏蔚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很惬意。”

  养“兵”

  喂虫悟出养生之道

  52岁的沈文惠会长介绍说,每年夏天,蟀友一般都会买七八十只回家精心饲养。“兵多才能将广啊!饲养得多才能够挑选出最好的,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蟋蟀的幼虫大约在6月出现,8月初长成成虫,到了9月中旬就可以开始参加比赛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大家在蟋蟀的饮食上可没少花心思,家住云南路社区的王希鹏就买了很多书。“只要是这方面的书,我看到了肯定都会买下来。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但是可以借鉴。”他自己总结了一套经验,蟋蟀如果吃得太多就较容易衰老,要合理搭配荤素的比例,把小虫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我觉得,饲养蟋蟀对养生还很有帮助呢!”王希鹏认为,人虽然与昆虫不太一样,但也要控制食量,荤少素多有利于延缓衰老。

  蟀友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有时因为饲养不当,蟋蟀误食了农药,他们心里就挺不是滋味。王希鹏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我小时候还做过更傻的事,把小虫放在窗台下面忘了收回来,到了中午太阳直晒进罐子里,它就被晒死了。后来再也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啦!”

  谈“兵”

  蟋蟀牵线广交朋友

  这三个俱乐部的成员,有工人、有干部、有商人、也有公司职员,从20岁的年轻人到60多岁的老人,他们因为同样的喜好而结识。“斗蟋蟀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要不是因为蟋蟀,我不会认识这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沈文惠说。

  由于蟋蟀寿命短,除了每年的比赛季节,这些蟀友们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很少碰面。冬季会开筹备会议,讨论来年的比赛,大家也借此机会下棋、聚餐。他们还经常在“中国蟋蟀网”聊天,交流饲养蟋蟀的经验,分享小虫带来的欢乐。“斗蟋蟀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常胜将军。”沈会长说,“今年的虫子天冷就会死亡,可到了明年又有新生,正是这种变幻莫测吸引了我们。”

  6日的比赛结束了,蟀友们决定把斗蟋蟀纳入到社区活动中来,在云南路社区成立了一个社区虫友协会。沈文惠说,有些人认为斗蟋蟀是玩物丧志,但对于南京的这些虫友们而言,斗蟋蟀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它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耐心,每年根据积分评出名次,只颁发奖状以示鼓励。相信会有更多的居民喜爱斗蟋蟀,并从中找到乐趣。”

  快报社区记者 杨扬 邵瑜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