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打工嫂做“临终翻译”一月收入6千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打工嫂做“临终翻译”一月收入6千元
文松国
  许多人在临终前,都有话要告诉亲人,然而,由于疾病等种种原因,亲人们无法听懂床榻上的病人在说什么,能有一个人帮忙翻译,该有多好啊。

  湖南一个叫王琼的打工嫂,就充当了这样的“临终翻译”……

  临终遗言无人能懂

  今年42岁的王琼是湖南省祁东县白地市镇人,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2001年春节过后,她跟随丈夫来到了浙江温州打工。虽然夫妻俩的工资不高,但王琼很满足。

  2002年7月的一天晚上,因老家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王琼的婆婆住的土砖房被洪水冲垮了,睡梦中的老人被压在了废墟之中。幸亏乡亲们及时赶到,老人才捡回了一条性命……得知这个消息,王琼和丈夫赶紧请了假,连夜踏上了归程。

  一个月后,王琼的婆婆出院了,但从此瘫痪在床,而且还落下了口齿不清的毛病,她说的话几乎没人能听懂。家里发生了这样的变故,王琼只好留守在家照顾婆婆和一双儿女,丈夫继续外出打工。

  王琼在服侍婆婆时,耐心地倾听她发音。经过半年摸索,王琼终于完全能够听懂婆婆含糊不清的话了。

  由于婆婆年老体弱,加之长期卧床,最终于2004年11月离开了人世。

  在办理婆婆的丧事时,王琼的一个在衡阳市区某机关单位工作的亲戚说起了这样一件事:他单位有一个同事,家里有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说话嘟嘟囔囔,家里先后给他雇请了好几个保姆,可都因听不懂老人的话,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了。老人没过多久便去世了。遗憾的是,老人的亲人到最后连一句遗言也没听懂。那位同事感叹:要是老人在去世前,有人能听懂老人的临终遗言那该多好啊!

  在场的人听后沉默了一会,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王琼,你不是能听懂那些吗?要是你当时在场,帮人家当一回翻译,那该多好啊!”王琼连说那是那是。

  “临终翻译”解人愁

  一天,衡阳的一个亲戚打来了电话,说他有个朋友想雇请一个保姆,任务就是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和做家务,包吃包住月工资400元。

  想到大儿子也正好在衡阳市区的一所技校读书,王琼不禁动心了。2005年2月,王琼来到了那个亲戚介绍的朋友家里。由于王琼勤快,手脚麻利,她把接送孩子及家务做得井然有序,令雇主夫妇很满意。

  一天,雇主夫妇在餐桌上无意中说起了一件事:他们一个同事不幸遭遇了车祸,经过几天的抢救,住了20

  多天院,总算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可由于脑部受损,说话咿咿呀呀,语不成句,焦急的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打听能听懂他说话的人……

  听到这里,王琼脑子一闪,她试探性地说:“我以前伺候过口齿不清的病人,能听懂一些他们所说的话,如果实在找不到人,我去试试看吧。”听说眼前的保姆能帮上这个忙,雇主夫妇立即睁大了眼睛:“你说的是真的吗?那太好了,人家不知道怎样感谢你呢!”说罢,他们立即与那个同事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对方在电话里激动得大叫:“你赶紧带人过来吧,放心好了,我们不会亏待她的!”

  10多分钟后,王琼就跟随雇主夫妇赶到了他们那位同事的病房。侧耳细听,王琼发现病人所说的话比她婆婆说的话好懂多了,于是她自信地说:“你们放心吧,他的话我都能听懂。”为了让病人的家人相信,她当即根据病人所说的,叫出了在场的几个亲人的名字。几个亲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激动得不得了。

  随后,王琼又翻译了病人所说的一句话:“他说,这些天真是辛苦你们了,等他康复出院后一定会好好感谢你们!”闻听此言,在场的亲属既伤心,又难过。因为他们知道,眼前的病人也许随时会离他们而去。

  经过协商,为让病人与亲人之间能够及时得到最顺畅的沟通,王琼留在了病人的身边,随时为他和他的亲人充当翻译。果然,两天后的深夜,这位病人离开了人世。去世前,王琼眼含热泪替他翻译了最后一句遗言:“我就要走了,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不能给年迈的父母尽孝了!”话音刚落,守候在一旁的亲人们眼泪直流……

  事后,为感谢王琼在关键时刻的帮忙,这家人大方地付给了王琼1000元酬劳。一开始,王琼死活不愿收。她想,自己只是出于好意帮帮忙,哪能趁机收人家的钱呢!见王琼再三推辞,对方满怀感激地说:“拿着,这是一点心意,也是你应该得的报酬!关键时刻你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哪能忘呢!”王琼只好收下了这笔钱。

  没想到王琼为那个病人当了一回翻译后,她的名声一下子在医院里传开了。短短二十几天,就有三四位重症病人的家属找到她,请她帮忙,也替他们当回翻译。

  2005年5月,离开雇主家后,王琼特意在儿子就读的那所技校附近租了一间房。这样,既方便照顾儿子,也给自己外出当“翻译”提供了方便。

  “临终翻译”成了香饽饽

  随着找自己当翻译的人越来越多,王琼综合各种因素,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按日收费,每天300元;按时收费,每小时收费50元。

  2006年3月的一天,王琼接到了一个建筑包工头的电话,请她火速赶到市内某医院去。原来,那个包工头的一个基建工地出了事,一个民工不慎从4楼掉下来,摔成了重伤,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那个民工吐词不清地尽说胡话,还不停地比划,似乎要交待什么,可在场的人谁也听不懂。听说是这回事,王琼赶紧来到了病人的身边。侧耳听了好半天,王琼也听不懂。当了近一年的专职“临终翻译”,这可是头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一时间,王琼尴尬得无地自容。

  可王琼不死心,再一打听,原来这位出事民工不是衡阳本地人,而是外地人,平时讲一口非常浓重的家乡话,不是他们当地人,外人根本无法听懂。原来是乡音在作怪啊!

  这件事后,王琼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仅仅能听懂普通话和当地方言,那是远远不够的。她决定学习几种有代表性的方言。

  王琼很快发现她租住的出租房附近的菜市场是一个非常适合学方言的地方。原来,这个菜市场的经营户有很多是外地人,如果跟他们学方言,那是最方便不过了。就这样,短短4个月,王琼学会了多种方言。

  学会了方言后,王琼如鱼得水,再也没有碰到过听不懂的“临终遗言”了。

  如今,王琼每个月的收入都稳定在了6000元左右,丈夫也早已结束在浙江的打工生活,夫妻俩正筹划着在城里安家买房呢。路未央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