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上面插筷子”
2002年2月,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总工程师吴寿昌,站在江边,看着白茫茫的江水,“心里真的没什么底,在这里建桥谈何容易?”在这个地方,一年中有179天刮6级以上的大风、120天降雨、31天大雾;河床太过松软,长江积淀下来的沙子厚达300米,钻头打下300米才能碰到岩石……一连串的困难困扰着吴寿昌。
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副总指挥何平说,要在这样的地质情况下建造基础,就好像把筷子插在豆腐上,还要能够承受几十万吨的压力,难度可想而知。
在基础项目中中标的中交二航局副局长刘先鹏说,接这个工程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苏通大桥建设的支点,就是一个创新。他介绍,譬如大桥北主塔4号墩,就是要在水深35米、流速每秒4米、细粉砂地质的游荡性河床中,用131根钻孔桩,托起1.5个足球场大、6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主塔承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群桩基础。
在试桩时,二航局跌过不少跟头。2003年7月,二航局搭建施工平台,试着打下12根钢管桩,每根重14吨,一夜就被江水冲毁了。一般情况下,只能再过两个月动手,但是没有人愿意等候,“感觉大家都是憋着一股劲在干工程”。
跌倒了就爬起来,经过一次次的失败,2004年7月27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群桩基础提前完成,这个创新成果为南主塔和杭州湾大桥所借鉴。
打破日本钢索垄断
苏通大桥跨径1088米,这个长度是为了保证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顺利通航的。
这种世界第一的跨径也决定了斜拉索的长度新纪录———577米,比世界纪录日本多多罗大桥长100米。但是,前所未有的长度也代表了一种难度。
“说实话,最省事的办法是直接用日本的钢索。”吴寿昌回忆起当时选钢索的情形,但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国内企业生产的钢索,因为这是一种“战略眼光”。
吴寿昌清楚地记得当时钢索招投标时的情况,“一共就来了三家公司,敢揽这个瓷器活的人真不多,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想,毕竟这种钢索一直都是日本公司在垄断着”。
但是苏通大桥指挥部负责人一再表示,相信国产并非是盲目的,而且日本人开价比较高,经过一番科学论证后,最终选择了上海宝钢。苏通大桥总设计师张喜刚说,选择国产产品,是想带动我国国产钢材的发展。
宝钢集团不负众望,最终生产出来的1770兆帕级镀锌钢丝,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苏通大桥的使用要求,实物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留给后人的大桥
如今,苏通大桥现场总指挥游庆仲有一个百年期盼,他说,希望在大桥建成后,能够在两座主索塔处立上两块石碑,不是为了纪念建设者,而是为了给100年后的人们观看,“那时候我们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希望后人看到的苏通大桥还是那样的雄伟壮观,那样的神采奕奕!”
如今,苏通大桥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建设着,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最近,江苏省人民政府将苏通大桥作为2008奥运火炬接力的经过路段,上报奥组委。北京奥运是中国人第一次承办的世界盛会,而苏通大桥是中国人创造的世界桥梁之最,两者的碰撞,值得人们期待!
快报记者 王彪 文/摄
9月26日,世界跨径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两个主桥塔顺利封顶,1088米的跨径创造了世界之最。下一步大桥将安装139块钢箱梁和安装136对、共272根斜拉索,预计明年10月进行桥面沥青混凝土铺摊,2008年建成通车。
这座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大桥,凝聚了建设者的多少汗水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