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开国第一战
· 新结婚时代
· 诡念
· 胡因梦自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开国第一战
  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和翔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采用大场面和小故事的双线结构,生动记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半岛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从背景到发生、演变、结束的全过程。

  强行军

  第九兵团入朝非常仓促。他们10月下旬才从上海、常熟北上到山东泰安、曲阜地区,原拟作为志愿军预备队动员整训3个月才入朝参战,没想到因国际形势和朝鲜战局的迅速变化,几次打乱和改变原拟设想,奉军委命立即北上,提前入朝参战。

  这一提前,不光是把宋时轮搞得手忙脚乱,连受毛泽东之托到山东曲阜慰问第九兵团并指导入朝作战动员的朱德总司令也大感意外———他的动员报告刚作了一半,军委要求第九兵团紧急北上东北直接入朝参战的电令就到了。

  第九兵团部队的战斗动员都是在火车上进行的,政治干部们都是在停车时买来报纸进行宣讲动员。战士们都是到了车站换乘列车时才领到棉衣———这其中有许多还是东北军区参谋长贺晋年在军区机关大门口拦着,来一个脱一个给凑出来的。而且还有近2/3的人没有领到手。

  第九兵团大部分人还没有棉鞋和棉帽,只能戴着大檐帽———后来一上路,大风一吹,满地都是大檐帽在滚动。这些来自江南水乡的战士们全无寒区作战的经验和思想准备,很多人连雪都还是第一次看到。而此前,他们接受的是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的任务,进行的是渡海登陆作战训练,与当前这个出兵异域山地雪野作战的现实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许多人整补的时候,操心的是尽可能多地划拉枪弹炮弹手榴弹,而不是棉衣棉裤棉手套。

  当他们冒着零下40摄 氏度的严寒隐蔽进入朝鲜东部的盖马高原的时候,才真正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冷酷。第一天行军就冻伤了700余人。在进军途中,兵团的运输汽车也被炸得只剩几辆。辎重装备无法运送,所有重型火炮都只有留下。部队轻装携轻便伴随火炮徒步机动,人不留步,马不停蹄,向长津湖畔前进。

  因粮弹无法保障,宋时轮只好缩减向长津湖机动的兵力,令第二十七军为第一梯队,由北偏东向长津方向机动;第二十军经江界由西向长津进发;第二十六军担任兵团预备队兼志愿军总预备队,暂留临江、中江镇地区集结待命,21日进至厚昌口地区。兵团指挥部向江界胜芳洞指挥位置前进,同时电请彭德怀将东线反击延迟两日进行。彭德怀知道宋时轮非常困难,同意宋时轮的建议,决定东线反击作战迟至11月27日发起。

  1950年11月末,朝鲜北部碰上百年未遇的严寒,因种种原因未来得及装备上寒区作战服装的第九兵团的江南子弟们刚进入战区,就遭遇大雪。积雪达40厘米厚,气温骤降至零下25~30摄氏度,个别地区达到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头上裹着毛巾,身上披着毛毯,穿上一切能耐寒的东西,向着预定集结地域开进。

  “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从兵团司令员到每一个炊事员,都是在这个口号鼓舞下去创造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的。

  “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多年后,宋时轮将军如是说。

  1950年11月26日深夜,在西线志愿军部队歼灭韩军第二军团主力的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主力已全部在预定反击地域完成集结。

  很多年后,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和政论家约瑟夫·格登写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根据一个文件记载,3个师从鸭绿江的满洲一边的西北角安东出发,用16~19天的时间行军286英里,到北朝鲜东部的一个集结地域;一个师在18天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平均每天行军18英里。

  这就是宋时轮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