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工作难找 大学生“回炉”读技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工作难找 大学生“回炉”读技校
只为靠实在的技术吃饭,专家认为大学不是唯一成才之路
项凤华
  一年换了两份工作

  昨天上午,尽管离开学还有10多天,南京技师学院里已是一片忙碌,学院正忙着准备搬迁到位于仙林大学城的新校区。早上8点,记者在实训车间找到了陈挺,这是一个面貌清秀的小伙子,要不是看到他的手指甲盖里嵌着黑黑的机油,记者几乎不敢相信他是干技术活的。他正在按照图纸加工一个立方体,这是做一名模具钳工的最基本技能。“我现在已初步熟悉加工工艺和方法,6~8小时就能加工出一个中等难度级别的零件。”陈挺自豪地告诉记者。

  陈挺是南京人,今年24岁,2000年考上三江学院计算机专业,2003年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找工作,发现计算机虽然是热门专业,但学的人太多,再加上自己不是名牌毕业,好工作特别难找,在家待了两个月后,他到了一家电脑大卖场上班,但3个月后离开了。“其实我并不喜欢跳来跳去,只是因为发展空间太小,工资很少。我们找工作几乎不是双向选择,完全是单位选择你。”他说。

  靠实在的技术吃饭

  在家人的帮助下,陈挺又进入一家工厂搞模具,这一干就是半年。“我这次离开,不是因为不喜欢或其他原因,而是真切感受到了自己技能的匮乏,厂里出3000元的月薪急着招技术骨干,而我什么都不会。”同时他还发现,在人才市场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只要有技术,即使没有学历也非常吃香。南京在模具设计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业装备,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约2000元,高级模具设计师月薪达到5000元。于是他便作出决定:放弃所学专业,好好学一门技术。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并没有反对。“2004年9月,我直接插到南京技师学院二年级就读,46个初中刚毕业的学弟学妹对我十分好奇,为什么读了大学后,还要回头读类似‘中专’的技校。”陈挺笑着说,“我的目的非常简单,学门实实在在的技术,靠技术吃饭。”

  走适合自己的路

  “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直接选择进技校。”在陈挺的眼中,目前大学教育最大的“软肋”,就是缺乏实践。“与3年前读大学时完全不同,技校的工厂成了我每天上课的教室,进校后,我几乎每天都要在车床前站3个小时。今年暑假,我非常忙,在一家工厂打工,月收入就有1000多块。毕业后,我打算进一家规模大的工厂成为一名蓝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陈挺的班上还有一名插班生,3年前曾是一名“准大学生”,他叫常高华,当年高考成绩466分,已拿到了西安一所民办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还是选择了技校。“如今不少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学校牌子,所以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很尴尬。我担心自己被推到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常高华说,在父母的支持下,他走进了技校,现在他对未来很有信心。

  “回炉”呈上升趋势

  “本科生、大专生毕业后,想到我们这边学技术的很多,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这样的咨询电话。”南京技师学院院长王生宁告诉记者,“不是我们不愿意收,而是进技校也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想学技师,必须是持高级工证书满两年,或是从事相关工种工龄满10年的。除非愿意重头开始,和初中起点的学生一起上课。”

  王生宁说,回炉技校的大学生,目前全校就只有陈挺一个。不过,今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很多高考落榜生把求学目光投向技校,来学校报名就读的高中毕业生特别多,他们只好提高了入学的门槛,学校开设的高级技工高中生班只招收今年高考成绩在300分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多数已经达到了民办专科的分数线。

  打算办大学生“回炉班”

  王生宁向记者透露,最近他萌生了一个开设大学生“回炉班”的想法,就目前紧缺的工种,对愿意来深造的大学生开点小灶。毕竟这些大学生学技术也有优势,文化底子很厚,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半天弄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们能一点即通,一些英文说明,他们也许不用翻字典就能看懂,而且还能把所学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其实大学生毕业了,并不意味着就贴上了合格的标签可以一劳永逸,还要依靠市场进行检验。”

  “孩子,大学考不上,实在不行就上技校吧!”“我不去技校,太丢脸了!”这只是一段虚拟的对话,进技校真的很丢人吗?南京人陈挺可不这样认为。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又回到了南京技师学院就读,成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名学生,他的同学是比自己小6岁的初中毕业生。

  尽早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回炉”是好事还是坏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丁宏博士认为,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观更加务实,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价值,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回炉”是一件好事。但是换个角度看,“回炉”是高校教学结构需要顺应市场需要的信号。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导致了大学生的“回炉”现象。

  一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一面是技校生悄然走俏。对此,丁宏博士建议,学生在初中分流时就应该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和家长清楚,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升高中,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技校、职业高中,也就是将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一个基本分类,使升入高中的学生尽早作出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既能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又能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现象,避免教育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快报记者 项凤华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