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日本大选·结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谢幕小泉留下外交烂摊子
· 安倍施政重点:建立“新国家观”
· 清洗“亲中派”,堵有效沟通渠道
· 煽动情绪,毒化日本国民感情
· 插足台湾,干涉中国内政
· 六次参拜,动摇中日关系基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六次参拜,动摇中日关系基石
  小泉执政期间,靖国神社问题成了中日关系的象征性问题和最大悬案,也成为国家意志较量和民族感情冲撞的“节点”。

  小泉于2001年8月13日第一次参拜,2002年4月21日第二次参拜,2003年1月14日第三次参拜,2004年1月1日第四次参拜,2005年10月17日第五次参拜,2006年8月15日第六次参拜。

  如果说,第一次参拜时小泉考虑更多的是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拉票需要,接下来几次参拜中,参拜靖国神社逐渐成为一种深思熟虑的外交、甚或战略选择。

  2001年8月13日,承诺在“8·15”日本战败纪念日参拜的小泉作出妥协姿态,提前两天参拜。

  2002年4月12日,小泉应邀出席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方对此予以积极评价,中日关系很快朝改善方向发展。然而,表达对华善意的话音刚落,小泉就于4月21日靖国神社春季大祭期间第二次参拜。

  2003年1月14日,小泉突然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在这次参拜后,中方坚持“第三国会见”的方式,仅2003年一年中,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与小泉会谈,但这些信号并没有得到小泉的积极回应。

  2004年元旦,小泉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11月30日,在老挝万象参加“东盟10+3”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小泉,表示影响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会面前,小泉曾经表示将在会谈中就靖国神社问题给予明确答复,所以中方才同意会见。但是两次会见都以各说各话告终。至此,中日关系已经暗流涌动,中国民众对日本领导人出尔反尔、肆意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做法越来越不满。

  2005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各地发生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示威活动。活动中出现个别不理性行为,日本媒体迅速渲染成“反日游行”。自此,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2005年10月17日,小泉身穿普通西服,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轻装”参拜并非在乎中国批评,而是当时日本一家法院刚判决小泉参拜“违宪”。

  至此,在小泉的一次次冲击下,中日领导人高层会晤的大门彻底关闭。

  日本指责中国把靖国神社当作一张“外交牌”向日本施压。事实证明,恰恰是小泉领导的日本政府在玩弄“靖国神社牌”,他是把它当成煽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和反华情绪的一张王牌。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