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明 制图 |
|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一门学问。尤其当家长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距离的时候,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家长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昨天,记者在南京采访了两个特殊家庭,他们在教育孩子上走过的弯路,也许能给更多的家庭一点启迪。
“我感到孩子对比赛很有压力,最后就恐惧了。”
孩子每逢象棋比赛就发烧
人物:蒙蒙,12岁
12岁的蒙蒙床头柜里,有一摞奖状和资格证书。别看小家伙年纪不大,他的国际象棋“棋龄”可不短。他5岁开始接触国际象棋,一路过关斩将,9岁时拿到国际象棋三级证书,在无数国际象棋大赛中得过冠军。正当他的父母抱着殷切希望带他去北京参加全国比赛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我感到孩子对比赛很有压力,最后就恐惧了。”蒙蒙的父亲举例说,蒙蒙摸到棋子,手会发抖,在下棋比赛这几天之内会发烧。小小年纪的蒙蒙说:“我已经过了巅峰期,我也拿不到更高的名次了。”
“这个时候我们也在反思,孩子学象棋到底是为什么,真的希望他成为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还是说和我们的初衷一样,为了个兴趣和爱好。”蒙蒙的父亲说,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让儿子再参加比赛的想法。他说,当初让儿子学习象棋,是因为儿子有这个兴趣。不过,儿子后来不愿意碰象棋了,这证明他已经对此不感兴趣了,作为父母就不能再给孩子压力了。
采访之中,蒙蒙在下巴上垫个枕头趴在床上打游戏,父亲还不时去看一看。蒙蒙说,爸爸现在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而蒙蒙的父亲也表示,蒙蒙现在摸象棋手也不抖了,不过他不会再让孩子参加什么比赛了,鼓励他拿什么一等奖了。自从儿子把精力从象棋中转移出来后,他发现儿子对数学、化学感兴趣了,更令他意外的是儿子竟然没事时,会把家里收藏的《资治通鉴》拿出来读。
“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也不管他了。”
他看见爸爸只喊“小呆呆”
人物:童童,14岁
童童家住安品街社区。如今,他已经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我不想读!”他一字一字,大声说。更令记者意外的是,他喊父亲“小呆呆”,见到母亲喊“小猫”。
童童是3年前不喊父母的,去年他干脆辍学了。 “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童童的父亲王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没有文化,所以对童童的期望很高。上幼儿园时,他就严格要求童童,听老师的话,还请了个家教,教他汉语拼音、数学。然而,孩子天性都是贪玩的,童童经常在学校打小朋友、闯祸。王先生气愤至极,不止一次用棍子打过他。童童每次考试不理想,他就会用皮带抽他。住在院子里的一位大爷说:“童童是从小被打到大的。”
不过,王先生的鞭打,似乎不奏效,童童越来越不爱上学。3年前,童童曾有一个星期没去学校上课,天天在外面游荡。家人找到他之后,用绳子将他捆回家,吊在院子树上狠狠打了一次。
那次之后,邻居们就听到童童喊父亲“小呆呆”,喊母亲“小猫”了。
“现在,我也不管他了。”王先生说这番话时,眼泪都流了下来。安品街社区主任叶庆淳告诉记者,童童现在很暴力,父亲讲话,他不但一句都听不下去,还动辄挥起拳头打父亲。社区已经几次上门调解他们的家庭矛盾了。
教育专家
对孩子别过于严格
一个孩子每逢象棋比赛就发烧;一个看见爸爸只喊“小呆呆”
“问题孩子”,看你怎么教?
南京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崔效辉博士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多于“信任”。担心孩子闲着,就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空闲时间挤占得满满的;担心孩子贪玩,就将孩子紧紧攥在手心里,瞅着看着,不给孩子一点自由玩耍时间;担心孩子出错,就天天在孩子耳边唠叨。搞得孩子心烦意乱,产生抵触心理。要不就是不断以孩子曾经犯过的错误警告提醒,使孩子厌倦自卑;担心孩子学习落后,就见面问分数、开口问成绩,经常把名次挂在嘴上。凡此种种,家长往往觉得为孩子尽心了、费力了,实际上换回的却是孩子的抵触与反抗。他建议,父母应该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将心比心,看看孩子有什么困难,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
此外,不容忽视的就是:家长应与孩子“共同”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责罚孩子,童童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个教训。
心理专家
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心理专家晓然认为,孩子出现“问题”,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有的时候父母会流露出一种不经意的否定,对孩子加以限制,这会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晓然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有批评,孩子更需要鼓励。他认为,假如孩子生活于批评之中,他就学会谴责。假如孩子生活于嘲笑之中,他就学会畏缩。假如孩子生活于敌意之中,他就学会对抗。假如孩子生活于否定之中,他就学会怀疑。假如孩子生活于鼓励之中,他就学会自信。假如孩子生活于正直之中,他就学会公平。假如孩子生活于被尊重之中,他就学会自重。假如孩子生活于接纳和友情之中,他就学会在世上找寻爱。
快报记者 钟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