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生死相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生死相聚
杜逊贵
  今天,9月18日

  600白发“难童”共聚南京

  从战争到和平

  一路走过千山万水

  几乎每一次相聚都会成为诀别

  而不朽的,是爱与信念

  今天,9月18日,一个刻在石头上的日子。

  600多位当年的保育生选择今天,自海内外汇聚南京,纪念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68周年,他们的纪念活动,为我们拉响了记忆警报──今天是“九·一八事变” 75周年。

  我们不敢忘记,也从未忘记,“九·一八”这个历史符号象征着什么。

  当年在战火中被拯救的难童,更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东北沦陷到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相继失守,大好山河半壁破碎,硝烟弥漫。无数难民离乡背井,踏上漫漫长路,向大后方迁徙。“保育儿童就是培植国家的力量。”成百上千的妈妈们,在危险的前线奔走、寻找、救助,她们组成了一条可歌可泣的难童保护战线———

  从江苏徐州到河南驻马店,从郑州开封到武昌汉口,妈妈们和她们的孩子或翻山越岭经长沙入贵州踏进茫茫大山,或过三峡经蜀道冒着日机的狂轰滥炸,最终抵达安全的大后方川滇地区。救助难童的历程犹如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万里长征,不论走哪一条路,都充满了坎坷与艰辛、血雨与腥风,但与此同时,也蕴涵着一股伟大的力量……

  今天,“孩子们”来了,从湖南、四川、广西、新疆,从我国台湾、香港,从美国……彼此失去音讯多年的保育生们,在南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找回了属于他们的儿时摇篮。我们试图以一种平静的语调转述历史,记录白发“难童”们的生死相聚。但是,镜头拉近,面对老人们的相拥、歌哭,我们无法不用“惊心动魄”来概括我们的震撼。这震撼是如此强烈,因为我们知道,昔日难童的相聚,不单单是为了联谊,也不单单是为了纪念那段苦难的岁月,而是为了见证一种精神,这种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种国家对自己“受难未来”的不离不弃,这种血与火中培植起来的责任和信念。

  宋庆龄在1938年说:“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座桥梁,可以沟通环境、种族、宗教和政党方面的分歧。这座桥梁就是儿童──我们的儿童。”

  当战争成为过往烟云,而母爱却是超越时空的永恒。             杜迅贵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