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相间时难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600名白发“难 童”相聚南京
· 儿童保育会 大事记
· 这一天, 曾是我们的受难日
· 遗憾: 没去成江东门纪念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这一天, 曾是我们的受难日
孙兰兰
  “保育会的成立其实是在3月10日,那是我们获得新生的日子;而‘九·一八’却是毁掉我们家园、让我们饱受苦难的开始。”吴南生说,保育会的68周年纪念大会之所以选在这一天在南京召开,就是为了不忘国耻,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里死去的30万同胞。

  四川战时儿童保育研究会的代表吴南生老人,当年也是一名保育生。退休后,他参加了川研会,研究会里,两三名老人办了一份名为《摇篮》的杂志,这份不定期出版的刊物,沟通起已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保育生们。

  无辜的孩子们,在还不懂战争为何物的时候,命运已经被战争所左右。

  1931年“九·一八”,东北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失守;1937年12月13日,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幼小的身影消逝在了异乡的漂泊路上。据估计,南京沦陷之后,江南各省就有约1000万难童在四处流浪。

  危难时刻,一些柔弱的温婉女子在炮火连天中挺身而出,用她们的坚强意志和温柔心肠,保护了3万难童。而今,这些“摇篮”里的孩子,也已是白发苍苍。

  “在‘妈妈’们的保护下,我们幸运地活下来了,但更多的人却死在了那场战争里。这段历史是谁都抹不去的,我们,都是活生生的见证者。”这次700多名已是年近耄耋的老人在南京聚会,意义也正在此:是感恩,更是控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