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沧桑看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温习民族的心灵史
· 打开尘封的记忆
· 苦难磨练民族自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温习民族的心灵史
张名青111
  68年后的今天,回到江南的南京。这里成了一个圆梦之地。68年的时光冲刷之下,历史的印痕却没有被冲淡。这次生死相聚令我们深思:我们的民族何以能战胜强敌,何以能从山河破碎走向新生?苦难愈是深重,民族精神愈能升华。记住这段历史,传承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义不容辞。

  

  中国版《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名单》是西方对于二战最为深刻的描述,同样经受了二战烽火的中华民族,也给我们留下了用母爱浇灌的战时儿童保育会。

  也许这段历史对我们很陌生,可是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恐怕仍然历历在目。当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保育师生再见面时,与其说是师生聚首,不如说是“母子”重逢。

  血雨腥风的战火中,母性是最坚韧的力量,母爱是最坚持的守望。当“母子”重逢时,跨越时空的母亲的爱和责任,是民族信念的凝聚。

  草木菁华

  一次难得的温习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辈,我们是幸运的,没有赶上任何痛苦的社会记忆。关于战争,我们有自己的想象,《拯救大兵瑞恩》抑或是《兄弟连》,当然,那多是好莱坞式的虚构。

  一位哲人曾说过,记忆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本。一个民族的心灵史需要续写,当然也需要温习。回顾战时儿童保育院,就是一次很好的温习机会。

  战争让妇女和儿童走开,为的是表现军人的英勇,而恰恰是妇女和儿童承担了更多战争的创伤。

  战火并没有磨灭人们活下去的信心,就在如此困难的时期,社会上下共同努力为流离失所的儿童重筑家园。保育院,这个生长在焦土和硝烟中的小花,虽不绚烂,但却预示着这片土地的希望。保育院的大家庭充满了中国式的爱,老师视儿童为亲子,即使舍弃自己性命也不能丝毫损伤他们;儿童以老师为父母,懂事听话,努力学会自我生存。时空穿梭六十余年,昔日“母子”相聚,依旧热泪盈眶,可见这爱是多么的真挚。

  时间可以使人淡忘一切痛苦,不过,记忆亦可以使人活得更有勇气和信心。记住那个烽火中的保育会,它不仅是昔日国人的希望之所,也是现在,乃至今后整个民族的精神希望之所。

  广陵龙

  年轻人的责任

  68年过去了,除了哽咽,我鄙视自己的精神苍白和对历史的无知。

  当一个民族陷入山河破碎的空前劫难时,我调动所有的想象力,也不能体察最弱小的儿童该怎么办。战时儿童保育会,这并不是一个和平时期怀抱婴儿的幸福妈妈形象。她把在死亡边缘的三万多名难童从狼口下抢夺出来,紧紧地护在怀里,不仅是抢救、收留、保护,更重要的是肩负起培育的重担。

  生产自救,学习文化,保育会成就了难童的未来,也成就了民族的未来。妈妈们的奉献和精神乳汁养育出的保育生,没有辜负民族的希望,成了中国建设的栋梁。现在,他们已垂垂老矣,而我们还年轻,有义务、有责任去发掘和传承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gigi836

  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谁能说这一群在战时保育院工作的人们不是英雄呢?面对强大的敌人,这一群极其普通的人,没有怨天忧人、没有悲观失望、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勇敢地面对,无畏地站出来用柔弱的臂膀为那些流离失所的孩子们遮风挡雨。虽然他们的工作并不表现出“泣鬼神、惊天地”般的壮烈,但却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出了最好的注解。正是千百万普通民众参与,汇成一股让敌人丧胆的气势,我们的民族才能从灾难中崛起!

  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振兴中华并不是志士仁人的专利,也并非特殊时空的作为。只要我们信念不灭,激情仍在,我们也能做出小中见大的贡献。战时保育会的先辈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纪念其建立68周年,其意义正在于此。bssts

  抢救历史,责无旁贷

  这些天,从那些为了保育生相聚奔走、操劳的老人们身上,我读到了一种坚定与执着。有人问,年轻一代到底缺失了什么?愚以为,坚定与执着的意志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倘若没有足够的坚定与执着,面对纷飞的硝烟,区区数十名保育员,又怎能带着3万名难童辗转逃脱炮火的袭击,并将他们抚育成人?倘若没有足够的坚定与执着,在68年的时光冲刷之下,各地保育生又怎能重新相聚、开展活动?倘若没有足够的坚定与执着,曾经的难童和保育员们又何以拖着年迈的身躯,为纪念大会奔波劳碌?

  面对历史,虽然我们年轻,但不能忘却!抢救历史,虽然我们年轻,却责无旁贷!重温历史,虽然我们年轻,却义不容辞!竹窗听雨

  我们需要审视自己

  得到了保育会救助的孩子们是万分幸运的。幸运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一位位平凡母亲的付出,一双双普通双手的救助,可以说“儿童保育会”的奇迹正是由无数普通国人的肩膀和双手撑起的。

  而这样的故事,却一直深深埋在历史的硝烟中,当她忽而被发掘出来的时候,我们惭愧于自己的无知,又感动于那个时代和那些人的故事,他们平凡却伟大的付出惠及的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孩子,更是民族的未来。

  感动之余,似乎更应审视我们自己,珍贵的和平我们正在享有,物质上的富足也是那时人们所不能企及的。盛世之下,作为民族未来的孩子是否“一个都不能少”地得到了应有的眷顾?社会是否尽力让每个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机会?

  物质当然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具体到一个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基础,但精神的诉求却不能被其所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保育会”精神,对于当今和平富足了的时代依旧有其传承的价值。

  天妃巷 雅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