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村800口居民几乎个个姓徐。它四面环湖,隐藏在南京高淳砖墙乡的田田荷叶间。在环绕村子的横溪湖中央,有座约600平米大小的荒岛。这两年,小岛逐渐成了白鹭的乐园。每天傍晚,上万只白鹭晚间归巢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
传说荒岛是龙珠
站在湖边遥望,小岛上郁郁葱葱,树林的上端有似乎一些白点在移动。“白色的是白鹭,大部分的白鹭得晚上才回来。”同行的村民说。
乘着小舟慢慢向小岛靠近,东一块西一块的小洲从水里探出头。
“这岛有名字吗?”记者问。
“可能叫徐村凸吧。”村民们不确定。
蹑手蹑脚上了岛,还是被警觉的白鹭发现了。“嘎嘎”的叫声过后,栖息于树端的白鹭扑棱着翅膀飞走了。抬头看去,透过树枝遮蔽着的斑驳的天空,满是匆忙逃离的鸟的肚皮。
在林间咳嗽几声,几百只还在枝桠上犹豫的麻雀“哗!”的一声逃之夭夭。林子静极了。在岛上走,目光所及除了杂草就是高大的水杉,被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藤蔓缠绕着。
“这块是宝地。”村民说。“这座岛是龙珠变的,原本足有1亩半那么大,后因为水土流失慢慢变小,成了现在的模样。”
传说在明代洪武年间,刘伯温奉朱元璋之命到各地“破风水”,以求大明皇朝永固。路过徐村时,他发现在横溪湖中藏有龙脉,一条长龙隐隐地伏在水底。刘伯温随后派人来逮龙,但巨龙不肯离开横溪湖。刘伯温无奈便斩龙腰以破风水。巨龙临死前张口一吐,一颗大龙珠吐了出来。这颗龙珠随后成了这座小岛。
只浮不沉荷叶岛
传说实难考证。但老一辈们则坚持,“这可不是一般的岛,有仙气的”。老人们的依据,竟也是一段传说。
“后来修了一条埂用来连接两地。说来也稀奇,无论汛期多长,岛从不被淹没,反而跟着水面涨。”据说这群老人们小的时候,有一天村里路过一位游士,口渴在横溪湖取水饮时,忍不住对着岛惊叹:“‘荷叶’岛啊”。众人纷纷问其因,游士说“岛似荷叶,只浮不沉。”众人不知其意,游士告诫徐村人万万要保住那条埂,其余则不愿多说。
因为有着吉祥的寓意,徐村人随后便把祠堂建在了这座岛上。
徐随柏老人现年90岁,说起祠堂,他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嚷嚷起来。“祠堂大得很呢!有半亩地。东边还有一个庙,哎,叫什么呢?”他咂吧了几下干瘪的嘴唇,眯着眼想了想,笑了:“叫桃水庵!”
徐老说,当年的小岛神秘且庄重。平时,除了一个看祠堂的老先生,很少有人上去。“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例外,照规矩村里的新媳妇当月就要去祠堂里拜祭祖先。差不多全村的小孩都挤过去看热闹。”除此之外,清明、春节以及十月朔等日子,祠堂也热闹非凡。“除了歌舞,我们最喜欢在那里看戏。”
传说终究是传说。1954年5月,一场内涝席卷而来,大水将小岛淹了整整3个月后,才慢慢退去。村上人这才意识到,小岛并非想象中那么神。
再后来,徐村祠堂被移往别处,小岛也慢慢地被遗忘,直到白鹭的出现,才把这座岛从村民的记忆中拉了回来。
白鹭云集林戴雪
在岛边,记者凑巧碰到了卞师傅。卞师傅饲养螃蟹,在湖面上已经呆了9年。据他分析,这两年之所以有那么多白鹭集中在岛上,是因为岛上长满大树,适合白鹭栖息。此外附近滩涂上用于喂养螃蟹的鱼虾也给白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最主要的是,从来没有人来惊扰它们。“所以它们不想走,留在这里了。”
村民小徐家新盖的房子就建在岸边,每天隔水遥望小岛看白鹭飞来飞去,让他们觉得犹如幻境。“每天入夜前,几万只白鹭从我家阳台前飞过,遮天蔽日的。再晚一会儿,树顶就停满了白鹭,远看像是盖了一层雪。美极了!”
站在小徐家的阳台,一眼望过去是波光粼粼的横溪湖。成群的白鹭浅浅地从水面上掠过。风吹过岸边的树林,沙沙响。
晚5:30,天色暗下去。卞师傅驾着木舟照例沿湖巡视一番。木舟所到之处,在滩涂边觅食的白鹭,又“轰!”一声四处散去。几千只白鹭在天空中徘徊了一阵后,开始慢慢飞向小岛,然后盘旋几圈,栖上树顶。没多久,树林像是戴上了一顶白帽子,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小小的镜片里密密麻麻都是正伸长脖子,舒展翅膀,准备就寝的白鹭。
一万只?或许是两万只?数也数不清。
青灰色的天空终于慢慢暗下去。落单的白鹭们,三只、两只,落寞地从湖面掠过又高飞,再后来,天空中只剩下了一两声清冷的“嘎嘎”。
快报记者 黄卓琳
奖励市民卞先生线索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