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体坛·纵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德国人“不识”刘翔
· CBA揭幕战广东会八一
· 美网费德勒进四强
· 拉锯战靠边 自家人露脸
· 三星杯中国四人进八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拉锯战靠边 自家人露脸
———近看美网的美国特色
吕远
  ———近看美网的美国特色

  快餐文化,或是地域观念,随你怎么说,吵吵闹闹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也许不是最友善,也不算最经典,但它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纽约城,太繁忙,也太喧闹,大都会的网球派对,利益至上。

  长盘请走开

  时间很宝贵,速度很重要,美网不相信拉锯战。与其他大满贯赛事不同,男单比赛即便到了决胜的第五盘,美国人也是采用抢七制,而不是长盘。所以,2003年澳网四分之一决赛罗迪克第五盘21比19战胜阿诺伊的经典对决,永远不会在法拉盛上演。

  事实上,球员们对长盘情有独钟。“这是大满贯区别于其他赛事的一个特点,也许美网也应该考虑变革。在重大比赛中,打长盘,会更加公平。”这一回,美国人的宠儿罗迪克胳膊肘也向外拐。不过组委会总有自己的解释,“若是比赛没完没了地打下去,会影响赛程的安排。而且,网球的精彩也不在于时间长,而在于激烈程度。抢七无疑是让大家心跳加快的最好方式。”

  只为国人狂

  几乎每晚,阿瑟·阿什的中央球场都是美国球员的秀场。美国人的掌声,只给自己人。

  美网第一个高潮日,是上周末阿加西与贝克尔的比赛。“阿加西的每场比赛,都可能成为历史。我们要见证美国人的历史。”全程转播美网的CBS电视台当日采访了从长岛赶来的道格拉斯夫妇,他们是千万美国球迷中最平常的一对。

  伴随着2003年夺冠后罗迪克第一次打入美网半决赛,美国人将再一次为他们新一代的英雄喝彩。“这是一种美国的体育精神。就像澳大利亚人为所有比分落后的球员加油一样,美国人的风格是为自己加油。”美联社的记者本·沃克在美网专栏中这样回答读者的疑问。而球员们,对此并不太在意。刚刚战胜哈斯的达维登科代表所有非美国球员发言:“我在纽约的电视里,只看到罗迪克。费德勒的镜头可不多。在这里,你是美国人才是最重要的。退一步讲,若是你住在美国,或者有个美国亲戚,也会给你加分不少。但是,谁在乎呢?我们需要的不是镜头和掌声,而是胜利。”

  黄牛挣学费

  宽宽的木桥,连接起7号地铁法拉盛站与美国网球中心。若是天气晴好,比赛精彩,木桥上,黄牛集体出动。美国的行规并不是凑上跟前兜售球票,而是“只表态不作声”。高举起手臂,多一张票伸出一根指头,两张票是两根指头……要是球票一大把,便以攥紧的拳头表示。他们走来走去,察言观色。

  罗德里格斯是墨西哥后裔,就读于纽约大学的他,主修电影制作。“现在是美国学生‘回到校园’的时候,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提早买些好场次的球票,然后再转手赚些差价。”李安是罗德里格斯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说起来也算是前辈校友,“你要球票吗?我按原价卖给你。”在罗德里格斯身旁,便是铝合金的告示牌:“此处不允许任何球票倒卖”。新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