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朱总编”和他的读者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朱总编”和他的读者群
  “今天阴到多云,17—25度。”“沪宁高速雾天有望不再封路。”不论是天气预报,还是当日报纸的重要新闻信息,在大石坝街11号居民楼的墙上你都能读到。因为这里有块黑板报,板报的“总编”正是这里68岁的居民朱利祥,所有内容皆是出自他之手,如今黑板报已经红红火火办到了335期。

  黑板报出了335期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大石坝街11号居民楼,先入眼帘的是一块50×40厘米左右大小的小黑板,它悬挂在楼栋门口,仔细一瞧,小小黑板上的内容可真不少。报头写着“新闻看点第335期”,黑板上搜罗了当日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和简讯,清晰的粉笔字,字体娟秀。

  “沪宁高速雾天有望不再封路”“市民呼吁公布经济适用房成本”“被公安机关罚2000元以上可要求听证”等新闻一目了然。除了新闻,小黑板的右上角画着一只梳着小辫子的“气象娃娃”,旁边写上了当日的天气预报“今天阴到多云,17—25度”。右下角的“温馨一角”上,一则有趣的小诗,名叫“你会读吗?”内容是这样的:“架上几枝葫芦秧,长的长,短的短,长的长,短的长,水肥充足长的长。”一位过路的年轻人站在黑板前,念了又念,记者看得入了神,也小试身手一把。

  向右看去,隔壁墙壁上还有块小黑板,上面载满了与健康、生活有关的一些信息和常识,当日登载内容为“46—55岁人生健康的高危期”。

  有些居民路过,停下脚步,瞅一下天气预报便匆匆离去。有些居民则驻足仔细阅读一遍,边看嘴里还念念有词。

  “这两块小黑板是谁写的?”记者正在好奇,坐在楼栋门口乘凉的丁奶奶告诉记者:“这两块黑板报都是出自‘朱总编’朱老之手,小黑板的内容天天更新,天气预报准得很,我们大家每天都能看到。”

  每天5点多开始出板报

  朱老今年68岁,家就住在11号一楼。问起怎么想起天天出黑板报,他乐呵呵地说起原由。去年7月份,朱老作为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了一些先进性教育的会议。“之后我就想出个小黑板报,把一些文件精神和消息写下来,挂在楼栋门口,让大家能了解一些政策方针。”

  说干就干,朱老自己买来了木板还有黑板漆,做了两块小黑板,挂在楼栋门口。后来,有邻居建议,“朱老,不如添点新闻,新鲜啊。”朱老想了想,于是开始“改版”,在黑板上添了些新闻信息。看的人多了,又有居民提议:“朱老,不如加个天气预报,我们出门就知道天气了。”于是又有了今天的“气象娃娃”。

  从去年9月初开始,朱老的“新闻看点黑板报”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悬挂在楼栋门口,而他每天4点多便要起床。5点多,订的晨报一到,他便开始动手出黑板报。“我订了晨报和中国剪报,朋友有份现代快报,邻居还提供份金陵晚报,我通常把报纸的内容通读一遍,选出重要的内容,精炼浓缩一下,再写到黑板报上。”

  至于其他的“隽语”和“温馨一角”以及另一块板报内容都是来源于他平时的积累,朱老从抽屉里翻出一个个本子,上面贴满了剪报。

  小小黑板报也有固定读者群

  小小黑板报办了一段时间之后,还逐渐有了固定的读者群,附近的邻居、过往的路人经过大石坝街11号时都会探头看一下小黑板。

  隔壁杂货铺老板娘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早晨来开铺子,都不忘先看看朱师傅的黑板报,瞅瞅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挺准的,刮风下雨的心里有个数。现在报纸那么厚,那么多的内容,看一遍得翻来翻去,花上好长时间,朱师傅都给咱们总结好了,基本上大事一个都不落,也省得我翻报纸了。”

  而另一家烟酒饮料杂货店的李老板,刚来这里做生意不到一个月,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开铺,那会黑板报已经挂在他店铺的旁边,每天他开完铺第一件事就是看板报。李先生说,他过去不是个爱看报纸的人,忙着做生意也顾不上关心国家大事。“现在好了,看看板报,还真增长了不少知识。”

  住在三楼的吕先生也是板报的忠实读者。“内容挺全面的,天天坚持不容易啊。”吕先生最中意朱老的周刊“健康与生活”,“那个挺有意思,这期讲40多岁人的健康保健,内容挺实用的。”

  如今邻居们常来看黑板报,都会微笑着跟朱老打招呼,陌生的过路人来看,也会主动跟朱老点个头,时间不紧的话,一些路人还会在小黑板前驻足一会儿。朱老表示:“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说这句话时,一贯低调的他,嘴角上扬,笑眯眯的。就这样,黑板报不仅让他赢得了好人缘,也让他结交了一些新朋友。

  84岁的沈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沈老先生常来读板报,也是黑板报第一位投稿人。“黑板上这首小诗‘你会读吗?’就是沈老先生提供的。他前两天专程到我家里来,把他写的小诗递给了我,还借了两本书让我阅读了,他是位认真的读者。”

  来看黑板报的人多了,还会有人给朱老提建议。朱老清晰地记得今年年初的一天,一位陌生的中年女士逐字逐句地看完小黑板上的内容后,建议朱老为黑板报注明多少期,“这样一清二楚,也督促你坚持下去。”她说。

  朱老采纳了那位读者的建议。如今黑板报上的期数已经累积到了335期,标注了期数之后,朱老的确感觉与以前不同了,他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在身上。

  见习记者 陈英 赵丹丹/文

  赵丹丹/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