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施工、严格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力争把这一全省著名的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这是寿阳县政府在迁建尹灵芝烈士陵园时做出的郑重承诺。然而,8月21日,距工程竣工剪彩还不足9个月,记者看到,这一花费近700万元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已经出现多处险情:房屋漏水、墙体裂缝、台阶下沉……
山西寿阳县尹灵芝烈士纪念馆盖成豆腐渣(组图)
【现场目击】
宏伟表象难掩硬伤
新修的尹灵芝烈士陵园位于寿阳县城东城郊接合处,如果不是硬伤累累,单从选址、规划及设计看,这座陵园还算宏伟。
房顶渗水墙体裂缝
作为陵园的主体建筑,烈士纪念厅内,除了杂乱摆放着20多个破花圈外别无他物。天空下着雨,纪念厅房顶也正滴滴答答往下渗水,四周墙壁上已有多处斑斑水迹。纪念厅东面外墙上,横七竖八爬着十多条裂缝,最长的一条,长达9米多。东西陈列室内,没有任何展品,墙上的油漆已有多处脱落。
台阶下沉广场塌陷
纪念厅西侧的台阶也已整体下沉。58级的台阶,中部呈严重扭曲的凹形,有的台阶之间缝隙达一厘米多。台阶每一级都翘着,里面高,外面低,走在上面,很难保持身体重心。
纪念厅再往上是烈士墓前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半径5米多的半圆形大坑,塌陷下去两尺多深。为了防止雨水继续渗入,工作人员只能在其四周用水泥袋筑起高高的掩体。还有一处方圆十米的大理石砖面已被揭开,上面打了许多圆柱形的小洞,据说这是作为补救措施,为了进行灌浆硬化作业而挖的。
【记者调查】
工程造价严重超支
旧址要建行政中心
在迁入新居之前,尹灵芝烈士陵园坐落于县城中心朝阳街一带。自1966年建成,历经数十年风吹雨打,时至今日,连外墙的砖都没有一块破损。之所以要进行迁建,按照寿阳县政府公开的说法是,县政府计划通过将其迁往新址,有效开发这一红色旅游项目。纪念馆搬走后,其旧址将会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行政中心,作为寿阳县党政机关的办公所在。
迁建工作提上日程
2004年,迁建工作正式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并报经省政府批准。随后,经榆次建筑设计院设计,确定其选址,全部计划投资580.3万元,由财政拨款。经过公开招标,晋粮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粮建)以515.34万元中标。
“土方”未进行招标
在此之前,迁建办已委托当地一家公司对现场的垃圾进行了清运,并委托安阳城乡建设有限公司完成了前期土方工程,整个土方工程全部送审结算价为109万多元。按照规定,50万元以上的土方工程应该进行公开招投标,但迁建办先将这项工程分解,签订了47万多元的合同,之后结算时再以实计价。至于其中情由,寿阳县有关人员一直讳莫如深。
2004年9月,粮建公司进驻施工现场,开始施工。至于看似整齐的土方下面有着怎样的地质结构,粮建公司称毫不知情。整个工程因阴雨天气及停水停电等原因,耽搁了数月,于2005年10月才全部竣工。担任工程监理的晋中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在工程完工后出具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显示,施工单位各项施工指标合格。
2005年11月3日,尹灵芝烈士陵园落成庆典如期举行。当时,寿阳县政府对外公开的工程造价为680万元,但截至2006年6月,还残存许多剩余工程及绿化工作没有完成,工程总投入已经达到697万多元,要完成剩余工程还需继续投入。
【各家说法】
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迁建办“大发雷霆”
面对来访的记者,迁建办的几位留守工作人员显得非常恼火。记者刚一问及工程质量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大发雷霆,“太旧路都会塌陷,我们这里塌个台阶怎么了?”他认为,此次出现塌陷,完全是因为地质灾害所致,而且工程尚在保修期内,任何问题都还来得及弥补。
“粮建”承担部分责任
为什么刚刚修好不到一年的烈士陵园会出现这些问题,而且问题主要集中在陵园的西北部?一位曾在现场干活的建筑工人说:“这些部位,下部原先都是垃圾,在进行修建前没有做好硬化处理。”
接受记者采访时,粮建公司项目经理张德华坦承,公司应为诸如房屋漏水、排水坡度不够、部分墙体脱落等大部分质量问题负责。据《山西晚报》
尹灵芝,名扬三晋的女英雄,1947年11月3日,为保护公粮和掩护群众安全转移,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16岁。1966年省民政厅追认其为“刘胡兰式女烈士”,同年7月在寿阳县建成了“尹灵芝烈士纪念馆”。1987年,“尹灵芝烈士纪念馆”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后又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