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花开 ?
我永远记得,2003年,波特兰双树酒店,被火线办掉的马良行在喝得有点高的时候掐指一算:谁来也不行,中国女足下次复苏至少还得四年。
那一次,马良行成了中国女足的替死鬼,后来是张海涛,后来是裴恩才,后来是王海鸣……没有人能赛跑过时间,时间就像剃头刀,时间就像天山童姥的催命符,时间到了,一切自然来了。当中国女青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很刚性的行动冲进决赛,我们不再相信眼泪,“中国女足复苏”,是一个进行时话题。
当我们说转机,是因为我们都有点猝不及防。两家中国最牛逼的体育专业报都没有特派记者去前方,有时候幸福真的像个刺客偷偷摸摸站在你的背后,我们开始总结原因的表情相当滞后。
当商瑞华带领中国女足在广州痛失首届世界冠军时,1988年出生的马晓旭才四岁,她连足球与篮球都分不清楚;但是当马晓旭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时,中国女足却正处于铿锵有力的黄金岁月———只有最专业的人士才能明白一个竞训的“年轮”对体育人才说明什么,这意味着在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处于迅猛而混乱的滥殇,虽然它对日后形成了很多负面的冲力,但王大雷、马晓旭包括更早些时候的周海滨、赵旭日、崔鹏就在这种风起云涌的季节出没了!
感谢1994!有些像一拨迟迟成长的庄稼,但它们是庄稼,而不是野草。12年前撒下的种子,当然开花。
所以就会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剧本上演,中国女青无所谓冠不冠军,中国女足在乎的是我们能不能看到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我有点烦再提“铿锵”,而且我更相信年代性格,生于1988年的马晓旭可以说“我迟早会超过孙雯”,可以说“我们就是来拿冠军的”,可以随便谈论她和王大雷的“同学少年都不贱”;但是即使在鼎盛的1999年,被罗大佑“铿锵”的中国女足也不敢坦言一个“冠”,孙雯只是在形单影只时才在张德祥老师的带领下玩了把“征婚启事”,但这是违心的,而不是意由心发。那一丝新闻炒作下的忸怩,没有清纯与豪放,只有抓住青春最后一丝稻草的哀绝。
中国女青复苏着中国女足,但中国女青的黄毛丫头无力担当中国足球,第一个中国足球世界冠军?第三个中国足球世界亚军?这是精神病人玩的名次游戏。其实我只愿中国女足快乐地踢球,按培训规律像不受伤的小树苗慢慢成长———
马晓旭是1994年最好的专业培训体制的功德,马晓旭是生于1988年自由人性的功德,中国女足在最强大的1999年为什么没夺冠军?我们技术比美国人好,我们比美国人更能跑,但我们天天宣誓天天写笔记天天狂喊“艰苦奋斗”———最终那帮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女孩被生于40年代的思维给控制了。
马良行算过还有四年,掐指一算应该是亚运会,然后,是奥运会,“黄金一代”后,我们有80后的复苏一代。那时,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