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非遗辞典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鲜花调,茉莉花也香不过她
· 南京剪纸,剪不断的记忆
· 靠唱歌吃饭的农民
· 《茉莉花》飘香全靠再创作
· 用“土”办法收集民歌
· 日渐流失的宝贝民歌
· r29d0E.jpg
· sxh0806c.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剪纸,剪不断的记忆
  【四、五版·南京剪纸】

  剪纸世家延续无望

  “金陵神剪”是父亲的徒弟

  6岁那年的端午节,父亲马志宏端了一杯茶,让马连喜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剪出10个不同的老虎头。马连喜抓过剪刀,飞快地剪了起来。随着剪刀的张合,父亲的茶还没喝完,马连喜已经剪出了10个不同样的老虎头。年幼的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幸亏平时偷着学了点。

  马志宏在芜湖是个出了名的“新派”的人,当时,外国人在芜湖开了一家针线房(相当于刺绣厂),马志宏是洋人请的大师傅。

  马家在当地是个小康人家。马志宏收了不少徒弟,其中最有名的是后来被誉为“金陵神剪”的张吉根,那是马连喜姑母的儿子。连喜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父亲去世以后,马家在芜湖与洋人的生意就此中断,徒弟们纷纷散去,各自寻找生计去了。

  师从“上海剪纸大王”

  11岁那年,马连喜去了上海,投奔父亲的大师兄王秀清,学习剪纸手艺。王秀清被称作“上海剪纸大王”。当年,上海妇女在家搞刺绣的很多,刺绣需要花样,所以上海开了许多家花样店。

  师傅王秀清除了手艺好,英语说得也好,带了十几个徒弟,一家吃饭全靠剪纸的手艺。

  出师后,马连喜就来到了南京,投靠表哥张吉根。那时,表哥的手艺已经是“呱呱叫”了。当时南京大概有七八家花样店,夫子庙有三四家,而南京从事剪纸的人加起来顶多十几个。马连喜的剪纸主要是供给这些花样店,“因为从事的人少,市场又好,货常常不够销”。

  剪纸艺人拿起固定工资

  到了上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在家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花样店都渐渐关了门。1953年,南京市民间剪刻纸生产合作社成立,挂靠市文化局,张吉根任主任。马连喜和其他剪纸艺人一样,纷纷加入了这个合作社,没多久,他开始拿起了固定工资。不用为生计发愁的马连喜,每天做的事情还是剪纸,偶尔到一些高级场所表演剪纸。他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在老人看来,剪刀就是艺人们的画笔,艺人们拿剪刀前,只要在心里打个底稿就手随心动,剪出想要的图案了。

  为了让记者见识一下,马连喜现场表演。右手握剪,唯独小拇指在剪刀外面,老人介绍说,这样握剪,剪刀能张到45度,甚至更大。只见刀尖轻转,一会工夫,一个张开的小鸟的翅膀就应运而生了。“剪纸艺术讲究的就是现场表演,顾客点什么,艺人就要剪什么。如果顾客点的,你剪得人家不满意,那就做不了这行。”

  盗版害苦了南京剪纸

  甘家大院现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博物馆邀请了不少南京民间艺人来馆设点表演,已经退休的马连喜就是其中一位。十平方米的小铺里,挂满了大小不一的作品,其中一幅一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尤其醒目。

  “成套的作品,我都不卖全套,只单卖。”马连喜说这是为了防止盗版。“现在搞盗版的人可精了,一有新的创新图案,他们就会成批模仿,把正宗剪纸的价格越压越低,剪纸艺人深受其害。现在更有人通过拍照把花纹输入电脑打印出来,用小刀刻,再大规模生产。一想到这个我就蛮害怕的。”

  艺人们防盗版的唯一方法就是“藏”,不敢轻易把作品展出,展出的作品谢绝拍摄。

  剪纸世家延续无望

  “学习剪纸很辛苦,没有几年的专心磨练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剪纸艺人的。而这几年,基本都是没什么收入的。现在许多年轻人怕吃苦,也因为看不到剪纸的前途,都不愿学这门民间手艺了。”马连喜忧心忡忡地说。南京仅余马老太的孙子马连喜一支和外孙张吉根一支。张吉根去世后,儿子张方林、女儿张林娣还在剪纸。而马连喜的三个儿子都没有子承父业,他开玩笑地说:“其实,我知道儿子会剪一点,但他们都不愿意剪。孙子们是一点都不会了。”

  “现在南京剪纸艺人差不多散了,老的退休,小的改行。沿袭了很多年的手艺,就这么失传了是很可惜的。”快报记者 戎华

  记者手记

  现在的都市人,大概还能从工艺品商店、书本及电视里去认识一种叫剪纸的“玩意”。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后代,抬眼望窗,窗虽明净,却少了那张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大红色的窗花。

  

  专家点评

  中国剪纸已经准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南京剪纸的保存状态、艺术成就等都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

  马连喜70岁了。每天,他会坐公交301路在9点半前赶到甘家大院。在这里,他有一爿剪纸的小铺子。中午,他在甘家大院吃一顿工作餐。到4点半下班之前,除了跟老朋友们唠唠嗑、摸两把牌之外,老马都会戴着副300度的老花眼镜,对着一盏台灯,左手拿纸,右手操剪刀,做他已经做了62年的事———剪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