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常常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哪里又看到了城砖,你们快来看看;媒体常常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哪里的城墙又需要加大修缮力度了……”在昨天南京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年安的这番话,充分说明南京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多强烈。而作为十朝古都,南京的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情况如何呢?
一天14个考古工地开工
用“处处有遗迹,步步有文化”来形容南京一点不为过。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78个单位、省级文保单位10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1处。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48座。繁忙时,南京一天之中有14个考古工地同时开工。去年底开始的江宁上坊六朝早期大墓考古发掘拟申报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据张年安介绍,近期南京还投入了上亿元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和修缮。先后维修了南朝石刻、南唐二陵、栖霞山舍利塔、千佛崖、明城墙、明孝陵、中山陵、朝天宫、瞻园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凸现古都风貌。
明城墙将吃上“小灶”
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例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明城墙,在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及人为破坏后出现大量的险情和隐患,南京市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对狮子山、神策门、前湖等十几段城墙进行了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维修城墙长度达19公里,超过了现存长度的2/3。2001年12月南京明城墙项目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明城墙风光带基本建成。“正因为这些成绩,省财政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为南京的明城墙保护提供专项资金。”张年安表示,这项举措尚属首次。另外,国家文物局的考核小组也将在近期来宁,专程考察明城墙的保护情况。
30亿改造南捕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每日人来人往。一天,有位“游客”只身一人来到这里仔仔细细看个不停,他就是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参观后,蒋宏坤一连开了3个市长办公会,专门讨论对甘熙故居及其所在地南捕厅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工作,投资1.7亿元,用于拆迁、维修及环境整治。张年安说,这是建国以来南京最大投入的单个文保项目。同时,甘熙故居周边16公顷面积的环境改造预计投入30亿元,虽然采用的是市场化手段,但整体风貌将与南捕厅街区协调一致。
零散资源要“串珍珠”
另外,南京近年来还侧重进行了南朝陵墓石刻的保护、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保护、明孝陵环境整治、明故宫午门维修保护等工作,充分显现出南京依山、襟江、抱湖以及十朝古都、名城的城市特色。不过,也正因为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比较多,所以在布局上也比较分散,如何整合资源便成了难题。南京市规划局规划处处长徐明尧昨天介绍说,他们的做法是“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其中的“串起来”正是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明城墙、历史轴线、城市景观路、内外秦淮河、特色旅游线路,串联、整合现有分布相对零散的历史资源,放大了历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快报记者 郑春平
南京通报文物保护情况
明城墙保护
有望吃上“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