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了10.9%,而就业增长似乎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各方议论颇多。新华社记者28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新华社记者 赵承 刘铮
【现象】
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下降
问: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高达10%左右,但高增长似乎并没有带来高就业,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就业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900万人,来之不易。但就业增长速度却有所减缓。
从数据上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确在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
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个百分点。但到“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
【原因】
五因素造成就业人数减少
问: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增长未带来高就业的情况?
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变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就业结构变动等造成的。
———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目前,在城里的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这种“平移”的就业方式并不完全纳入城镇就业规模统计。但由于进城农民工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领域进入效率相对较高的非农领域,却带来了整体经济的更快增长。
———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是总就业弹性下降的直接原因。
———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国有单位从1996年开始,就业岗位一直在减少。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最多的1995年达11261万人,到2005年只有6488万人,减少了4773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数也从1991年的3628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810万人,减少了2818万人。
———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就业压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也反映在结构上。在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有些岗位却没有人去做。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更为突出,基层和西部人才紧缺,高端和低端人才不足。这种状况也使得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处于“虚位”状态。
【分析】
增长不同步
是可调节的
经济高增长
问:有这么多的因素和困难,怎么才能在高增长的同时真正实现高就业?
答:我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是可调节的。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不断向外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仍需向前推进,从这个意义上看,出现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的情况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就业弹性是可调节的。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同时,实行积极就业政策,把增加就业岗位放在了更加优先的位置去考虑。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二是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三是积极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五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我们相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就业政策措施将会进一步发挥作用,就业情况将会逐步改善。从长期看,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合理和改革的深度推进,经济增长必将带来一个更大规模的就业增加。当然,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就业压力大将始终是突出问题,应当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不懈地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