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思》8。28《爱和灵魂》
有没有灵魂呢?不管有没有,我们总有关于它的想像。它是无色无味的,集中的,灵敏的,一团东西,能够飘来飘去,有点儿像大海深处的水母,也有一点儿像被风吹到半空的一个塑料袋。它对于活人基本无用,因为活人有身体可供辨识。但对死人而言,灵魂却是惟一的依凭了。如果没有灵魂,人就没有死后的生命,死亡就是终结,而非告一段落。人死如灯灭,你真的相信这一点吗?或者真的能接受吗?
对于我本人,我是可以接受的,死就死吧,何必还有知觉?但对于我身边的人,亲人、爱人、朋友,对于他们的死,我却难以接受。我相信,他们是有灵魂的。否则的话,怀念又为了哪般?尊重死者又是何必?为什么还要掩埋,还要立碑,还要凭吊,还要追思以及悲痛?我们的思路追随着死者,一直追踪到了死亡深处。那一部分跨越生死界限,用于追踪的思想反映了我们灵魂的品质。只有灵魂才可能追随灵魂,只有灵魂才能感觉灵魂。玄而又玄,的确是一种离体的经验。
无爱恋,就无灵魂。爱恋不仅使我们出生,还使我们死后飘至某处。如果我们没有对某人、某些人的爱,就不可能追寻他或他们的灵魂。如果我们不追寻他或他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就永不现身。爱,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使灵魂显现,使它贯穿事情的始终。
我们可以否认灵魂,但不可以否认这爱恋。它的的确确是存在的,通过我,奔向某处,奔向某人,哪怕他的身形已经消失。那样,这爱的指向只会更集中、坚定,就像对远景的透视,指向一点,也是景物消失的那一点。对死者的怀念不完全是回忆,回忆曾有过的共同的时光,更根本的,是此时此地,你觉得他与你同在。你并不真的想回到过去的那个时刻,也不真的想他立马现身,出现在你的面前(闹鬼了)。就这样,阴阳两界,但同在,共时。爱过的人是不会消失的,死亡也不能使他进入有限的记忆中,他仍然在,这才是爱的洞见。
死者活在活人的记忆中,为了让死者活得更长久,我们得让自己的思想尽量延续下去,让自己活得更久。这说法太漂亮,太像那么回事,太合乎逻辑,太艺术也太文学,只是与我们的感情体验极度不符。让一个人死后仍然活着的不是记忆,而是爱,不是过去,而是此时。爱发现死者死后有灵,通过死者惟余的灵魂发现我们有爱。爱和灵魂互相发现,甚至发明。有如空虚发现了虚空,失去发明了乌有。
灵魂是虚之又虚的东西,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几两几钱,状貌若何。爱也虚之又虚,无质无形。但活着的生命感受到这爱的实在,或曰真实,灵魂也不应因它的虚质而被断定为谎言。
韩东:著名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爸爸在天上看我》,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