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杨昆,你的入学通知书在这!
· w0826b.jpg
· 两男子非法组织游行被拘留
· 深巷中,那些城南旧事
· w0826i.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2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深巷中,那些城南旧事
昨天,60位快报读者寻访老城南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依依回头,作别记忆中的城南。”昨天上午,参加快报组织的“再看一眼老城南”活动的市民苗先生,再别城南后,做起诗来。早上9点,两辆由“上福园”提供的大巴载满了体验老城南的读者。

  早上10点,60号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钻进了城南的深巷中。大家手捧照相机,边走边拍,生怕错过了这里每一草、每一木、甚至每一块砖头。

  【现场传真】

  老城南充当起导游

  苗先生是半个老城南,原先住在99间半。他告诉记者,这次特地来缅怀一下儿时的美好时光。

  “我们一帮小孩子,最喜欢在老宅子小巷子里玩抓鬼。”苗先生的脸上,写着笑容。“老宅的地面都是青砖铺的,走路的时候甚至能听见回音。你总觉得后面好像跟着个人似的,你走得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挺吓人的。”

  七拐八弯,如今的苗先生已经发福,但儿时留下的穿街钻巷的本领还在,甚至为寻访的读者做起了导游。挂在读者面前的相机,屡屡被摘下,快门的咔嚓声响个不停。门头的一块砖雕、阁楼上一扇窗格,大家都想一一珍藏。

  我烧过的厕所找到了

  “我记得,前面那个路口有个厕所。”冯先生带着妻儿,一起来看老城南,顺便看看住在这里的父母。提起城南的五福里,他似乎特别的兴奋,一直偷笑着。

  “快看,这个厕所还在。终于被我找到了。”冯先生走到路口,步子却有点迈不动。原来,他小时候很调皮,曾在这里干过坏事。“以前这个厕所屋顶是茅草的,我在厕所放了一把火,把屋顶给烧了个精光。还好那场火没有对周围造成太大的影响,否则我的罪过可就大了。”冯先生说:“直到今天,我都没告诉任何人是我放的火。”

  如今,茅草厕所已成往事,新砌的公厕仍为周边几百户人家提供服务。但谁也不会追究这一本陈年旧账了。

  想再体验一把迷宫小巷

  “我们没在城南住过,这次来,纯粹因为他的游说。”71岁的严爷爷听到老伴这么一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干瘦的严爷爷是上海人,退休前,一直在钓鱼台附近工作。“这里像个迷宫,每次走不到三五步,就是一个三岔路口,七拐八弯的。我只好一路问人,才找到出口。结果,出来后发现居然到了水西门,真是神奇呀!”

  “可惜,这里已经被拆得面目全非了,想再找当年的路都很难。”望着暴露在外两头还包裹着石灰的木质横梁,老人家叹了口气,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快报记者 尹海峡

  见习记者 黄艳 实习生 张璟

  【读者感受】

  60位快报读者昨触摸老城南

  再看一眼老城南

  11:50,本次寻访圆满结束。欣喜的是,时间刚刚走过1个小时,参加活动的网友“金陵芳草”就把自己的感受发到了“生活南京”的博客上。

  字里行间,流露出洒在老城南街巷中的那份情感。我们也在此建议,参观完本次活动的读者,赶快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或许,老城南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你们所记录的城市底版还在———

  

  再见啦,老城南

  盼了数日的活动,“现代快报邀你再看一眼老城南”今日终于要实现啦,比较兴奋。一大早,我和先生就来到了集合地点。

  9:35两辆豪华空调大客载着大约60号人的队伍,来到了集庆路新桥附近,从颜料坊开始参观,好多家的老房子已开始拆了,没拆的剩很少的几家了,这边白墙青瓦的老房子,门楣长着小草的石门,那边立在街边的木制小二楼的窗格,还有幽深的仅能容两人对行的小巷,仿佛叙说着永远说不完的故事,在爱好古建筑的镇江陈先生的陪同下,我看到了已距今800多年的凤凰井,传说皇帝曾在此地喝过它甘甜的水呢!还看到南京丝绸产品的生产地———锦绣坊,锦绣坊是云锦艺人的世家后代们住过的房子,大门上雕刻着的那支从铜版中穿出来的笔,仿佛在告诫后人: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保证。

  听母亲说过,49年前我就出生在船板巷的某间小房子里,现在老城南将要被拆掉了,我今天再来看它一眼,让它的模样留在照片的底版上。在不舍的同时,我也在安慰自己,不久的将来,经过政府的重新规划,南京的老城南一带将会变得更美丽!

  金陵芳草 发表于 2006-8-26 12:57:00

  【城南底版】

  “再看一眼”看出云锦遗存

  读者建言,黑簪巷能不能留下来

  在60位寻访读者中,不少人对城南了解甚多,有的还是个老城南迷。今年60岁的陈冶平,城南的大街小巷前前后后跑了几十遍,昨天他来,不是向老城南告别,而是要把他所了解到的城南“旧事”,告诉给更多的南京人。

  黑簪巷:

  “云章公所”是云锦遗存

  黑簪巷是隐藏在颜料坊身后的一条小巷子,它甚至“逃”过了不少记者的眼睛。昨天,当陈冶平把大家带到巷子里“云章公所”门前的时候,啧啧称赞声不绝于耳。老陈指着高高悬着的横匾说:“云,就是天上的云;章就是花纹,云章,就是云锦。”而在边上的小字清晰地写着,光绪21年。

  老陈说,光绪21年就是上上世纪,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而夹在匾上四个大字之间的几个小字,清晰地写着“楼”、“茧”、“业”。按照老陈从史书上的考证,这里当初就是交易云锦的机构,也是南京云锦业的历史见证。“在南京,能够证实云锦文化的实物,已经不多了。”老陈嘱托记者一定要呼吁一下,能不能把这个遗存保留下来!

  弓箭坊:

  “凤凰井”是“南京第二井”

  64岁的王珲,年轻的时候住过弓箭坊,巷子里一口名为“凤凰井”的老井,对她来说有着割不断的情结。“这水啊,特别特别的好,清澈见底,闹大旱的时候,其他井都干了,就是这口没干过。很多人还到井边烧香祷告。”

  遗憾的是,当王珲找到这口井的时候,能看到的只是半个井座,井圈已不知去向,井边的人家已被拉平。围着老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人说,这口井,当初被南京人称为“南京第二井”,不少人特地寻来留影。还有读者说,这井原来没有名字,当年乾隆到南京的时候路过这里,曾喝过井水,赞不绝口,于是为井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还有人说,当年在凤凰井里,还有过一个冤案,但现在记不清了。

  童子巷:

  有着说不完的神秘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颜料坊和牛市之间,有一条小巷子,人称童子巷,童子巷的东头,有一块石头,被孩子的小屁股磨得光滑如镜。

  住在颜料坊60号的老陈给寻访的读者讲述了一段非常神秘的故事。老陈说,城南不少小孩子,都喜欢在这条巷子里玩,于是就叫童子巷。而在先前,不少小孩子穿过这巷子后容易生病,于是有人就在巷子两头各放一块石头,说是镇邪。还真神奇,后来小孩子真不生病了。

  “后来有一次,石头被偷走了,小孩子又生病了,偷石头的人把石头还了回来。”

  传说在这条巷子里越传越神。一些人认为,小孩子容易生病是因为巷子里的穿堂风很大,凉快所致。

  快报记者 尹海峡 见习记者 黄艳 实习生 张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