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我的父亲傅抱石
· 我曾是希特勒的保镖
· 幻情
· 凶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2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我的父亲傅抱石
  傅抱石之女、旅日水墨画家傅益瑶,亲自撰写了此书,生动地披露了许多傅抱石的生活和创作中细节,以及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逸闻趣事。此书作为傅抱石的第一本传记,表达了傅益瑶作为女儿对父亲的一种纪念。

  连载:我的父亲傅抱石(8、25见报)

  母亲的家庭

  母亲叫罗时慧,因为出生在奉天(今沈阳),所以小名叫奉姑。

  我的外公有四房太太,我母亲虽然不是正出,但正房没有孩子,所以外公十分宠她,专门培养她读书。我的外婆叫李维屏,四岁便被卖到罗家做丫头。十六岁的时候,她成了罗家的第四房太太。二太太生了一个儿子,没有生养的大太太是地主家的女儿,担心这个男孩长大以后不认自己这个大妈,就不准二太太活,逼她喝下泡了火柴头的花露水,但没有成功;最后二太太是吞金自杀的。

  母亲长大之后,因为家庭声望很高,很多人都来求婚。关于婚姻,我的外婆对母亲讲,绝对不要嫁到豪门,说:“宁到穷人家吃糠,不到富人家喝汤。”

  母亲读中学的时候,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推举为江西省学联干事,剪了头发,跟方志敏一起闹革命。北伐军到南昌,母亲牵着妇女协会主席蔡畅的女儿四处活动演戏,宣传革命,比父亲还早地认识了时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母亲被动员回南昌女中读书,秘密搞地下宣传工作。当时按照罗家的族规,女孩子不守闺训,私奔外逃,一旦抓获要活埋处置。母亲时年十六,虽非私奔,但离家出走,“混迹”于男女人群中,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由于外婆的恳求,加上外公平时娇宠惯了,又是时代潮流所致,也就假装责骂一通了事,让母亲装上一根假辫子继续上学。

  母亲是父亲的学生。母亲在学校非常调皮,父亲可能很喜欢母亲的这种性格,就追求她。母亲开始并不想结婚,喜欢看《娜拉》之类的小说,并受小说的影响很大。

  父亲常常到母亲家里去给我舅舅讲故事,补功课,讨好母亲。父亲家境困难,娶母亲的阻力很大,特别是外公的三姨太很难对付,父亲就买了许多衣料送给她,后来这个姨婆一直跟着我们住。另外,父亲又去借了一张存折,上面有一千个大洋,给外公看。外公其实对父亲的印象一直很好,但还是担心他太穷,看到父亲的存折,加上我外婆的力促,就同意了父亲的求婚。外公对父亲特别关照说:我的这个女儿除了是个人以外,什么也不会,你要一生照顾她。

  父亲没有食言,一直在照顾母亲;如果不是抗战时到了重庆,母亲可能连饭也不会做。后来家里的事情虽然是母亲管,但有两件事一直是父亲帮母亲做的,一个是叠被子,一个就是帮母亲捶背。母亲生病总是头疼吃药,父亲怕她乱吃,就定时定量拿药给她吃。母亲原来一点不会做饭,但后来父亲的饭菜全是母亲张罗的,即便家中有了保姆阿姨,母亲也会亲自下厨为父亲做饭做菜。

  上世纪40年代,父母在重庆的那段日子非常艰难,母亲为料理家中的一切,费尽心思。母亲虽不是大美人,但十分可爱,特别是她的幽默诙谐,为大家所喜欢。母亲的鼻子很大,用我们江西话说,就是“鼻子大,心不坏”。有个算命先生给母亲算过命,说母亲的鼻子是福相,嫁了秃子会长头发,嫁了穷人会发财。大凡以后她跟父亲吵嘴时,就会一边打自己的鼻子,一边说:“把鼻子打掉,把鼻子打掉。”意思是不再让父亲有好运气。母亲的乐天,主要是由于小时候外公的宠爱。母亲的幽默名声在外,以至许多画商、古董商都说,画家太太中,傅抱石太太是天下第一。他们看到母亲往往比看到父亲还要高兴。母亲虽然后来一直在家料理家务,但她心灵深处的愿望,就是独立。我的独立,受母亲的影响很大。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