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封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w0822b.jpg
· 细雨中 惜别带不走的老城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细雨中 惜别带不走的老城南
  细雨中

  惜别带不走的

  快报推出的大型特别报道《老城南》特刊,引起南京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又有493户老城南开始搬迁,这也是今年南京老城南一带启动的第六个拆迁片区。与先前不同的是,该片区的搬迁,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另一个“老城南”———甘家大院。

  甘家大院,南京最后的“99间半”,而南捕厅,则是甘家大院门前的一条路。住在南捕厅7号的的陈素芹,昨天从门缝里拿到了来自拆迁单位的一封信。从昨天起,像陈素芹这样的493户老城南,将要从这里搬走,挪出的地方全部将用于保护和开发南京最后的“99间半”。昨日南京,细雨蒙蒙,依依别情弥漫在493户老城南的心中。

  “99间半”493户居民昨起搬迁

  (封面)细雨中,惜别带不走的“老城南”(翁叶俊有图)

  (v)甘家大院要建“金陵工厂”

  “99间半”493户居民昨起搬迁

  面临搬迁

  欣喜中有点舍不得

  陈素芹的家是从房管所租来的,从1984年到今,一住就是20多年。在这个只有一进、上下两层的木质小楼里,住着四户人家。楼梯走上去已经有点摇晃,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今年62岁的陈素芹,有两个女儿。“孩子大了,就搬出去了。”她如今留守的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当初就住着母女三人。

  掰着已经变形的指头,陈素芹告诉记者,这地方湿气大,冬天也冷,指头现在有了关节炎。而在夏天,房屋特别闷,她就请人在板壁上开了个窗。陈素芹告诉记者,平时她不敢上楼,就怕塌下来。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洗澡是个奢望,四户人家就在楼下墙角搭了个小棚子,外边放上一块板,凑合冲一下。“而上趟厕所,来回要走500米。”

  而让陈素芹多少有点挂念的,就是住在一个院子中的邻居。毕竟,同在屋檐下,已有20多个年头,“说走就走了”。

  99间半

  浓缩带不走的“老城南”

  对于拆迁,住在外围的甘家大院邻居们并不反感,一方面是为文物修缮让出了路;另一方面,自己也通过拆迁补偿,改善了居住环境。住在大板巷的张奶奶昨天开始拾掇家具,老式的冰箱,她不准备带走,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了收破烂的小伙子,“搬到新家没得用了”。

  同样面临拆迁的李铁山老人,今年已经60岁,没事的时候,总爱往邻居甘家大院跑。他说,甘家是大户人家,也是昆曲世家,“院子里飘出阵阵琴声、戏曲,听得眼馋”。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提到甘家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杨天麟直竖大拇指,他告诉记者,这是一组明清时期的私人住宅,也是南京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多进穿堂式建筑群,风格独特。

  为什么叫“99间半”呢?据杨天麟透露,甘家大院的主人甘熙曾在京做官。按照当时的规矩,民宅是不得与王族勋戚相匹敌的,规模不能超过百间。而甘熙深谙其道,不敢超越,故将自家21745平方米的住宅称为“99间半”,民间相沿成习,也就呼其俗称。

  坊间传说

  甘家地下还有宝

  应了“富不过三代”的老话,甘家子孙并不是永远风光,大院在解放后就曾卖过两次。其中,1951年的夏天,南京市军管会为安置一批原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将领,曾买过甘家的房子,这些将领就住在19号里边,后来,这些人成了军事学院的教员,其后人今天还在。

  “99间半”的故事还有不少。杨天麟馆长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南京文物部门才发现这个尘封的国宝。当时这里破烂不堪,电线密密如蛛网,到处是塑料布隔出的小屋,没一点书香门第的气息。在2001年8月4日,南京市政府出资动迁住在院子里的住户,数了一下,一共是99户,与“99间半”竟然巧合。

  昨天在拆迁现场,与记者聊家常的不少老人嘱托说,拆迁的时候,文物部门一定要看好地下的东西。因为按照他们祖辈传下来的口信,甘家非常富有,为了不露富,就把不少宝贝藏在地下,据说还有藏宝图。而对于这个来自民间的传闻,杨天麟馆长报以一笑。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说法在南捕厅一带流传了很久很久,在2001年一期大修时,他非常注意地下的任何东西,“但连一根草都没发现”。

  杨天麟说,现在,甘家大院已经晋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来,甘家大院肯定要申报4A风景区的,使之成为南京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快报记者 尹海峡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