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的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凭着他们对教育的看法与众不同。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连载 8月22日见报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力量的源泉
朱文武现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一个研究小组的领导者,4年发表了上百篇论文,还取得了一些国际专利,全世界的同行都知道他,都说他是计算机数据传输和处理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他自己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就会说:“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谁与你同行。”
然后他就把那些往事一幕一幕回想起来:
我爸一米八,我妈一米七,所以我从我爸我妈那里继承了这么一副高个子。除此之外,我的智商,我的性格,差不多都是后天培养,都是从老师或者周围的环境来的。如果上中学的时候没有遇到吴老师,如果上大学的时候没有走进北京城,遇到那些目光四射、心胸开阔的科学家,如果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没有遇到张亚勤,我现在不可能走到这里来。所以我说,这三个关键环节决定了我的命运。
父亲是个钳工,特别老实,是把什么委屈都憋在肚子里的那种人。妈妈原来是个农民,后来进城,成了食品厂的工人。他们没有什么知识,连报纸都不怎么读的,就是写写简单的信。所以朱文武总说,他是那种典型的工人家庭,与知识分子不搭边,也不可能有什么广泛的兴趣或者优越的学习条件。
上初中的时候他遇到了吴老师。她是教物理的,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只是大学专科毕业生,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教学经验,但是她非常关心这孩子,就像姐姐一样。看到他在打扫卫生,就和他一起做,看到他还没吃饭,就带他去职工食堂吃。只要看到吴老师在讲课,文武就觉得暖洋洋的,就有一种冬日里阳光晒在身上的感觉。所以总想让自己在她面前表现得好一些。“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关键。最细微也最明显的迹象就是,我开始喜欢学校了,总往学校跑。”
初中毕业的时候吴老师叮嘱他要好好读书。他去读高中,吴老师不再教他了,因为学历不够,不能教高中。但她还经常去文武家,告诉文武的妈妈如何教育这孩子,其实是在代替妈妈来教育他。然后,文武考上了大学,坐火车离开这座城市,也要离开吴老师了,分别的时候吴老师还是对他说要好好读书。“现在想想,她那些话,别的人也对我说过,只有她的话最中听。所以我总觉得,一个人对你产生影响,常常不是取决于他的水平或者他的话有没有道理,而是取决于他和你的关系是否融洽。”
文武本来想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去了长沙,到国防科技大学去读“雷达电子对抗”。大学第一年,他的成绩不怎么样,也就是中上水平。好在他读书很自觉,不用什么人管。
他那时的问题是眼界太窄,本来就是小地方出来的,长沙又不是个发达敏感的城市。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直到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机会让他到北京去做论文,才发现这个问题。
他在北京住了一年半。每天骑自行车去清华,去北大,去中国科学院,看了很多国外的文章,认识了当时的电子所所长柴振明教授,认识了几位世界著名的美国学者和教授,和他们讨论很多事情,和那里的学生交流彼此的体会。你要问他看到了什么讨论了什么,他现在都说不清了,但他发现自己的眼界不一样了,思维也不一样了,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了。等到回长沙的时候,老师同学都说他变了,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了。大家从此都相信“环境改变人”。
北京的经历让他自己相信,“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更优秀,就一定要往前走,一定要去寻找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