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面前,今后不再流泪
拿到苏州大学的通知书后,豆兴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父亲的遗像下,将自己的通知书举起,“爸,我从没忘记你的话。”一阵辛酸,豆兴茹立刻背过脸去,眼泪一下子滚落下来。受了那么多苦,都熬过来了。今后不要再流泪,让爸爸担心。
“可学费去哪里凑呢?”她想着,心揪了起来。
豆兴茹的家在浦口珠江镇。中午,记者上门时,只有豆兴茹和舅舅在家。豆兴茹说,妈妈张同翠一大早就被同乡喊去打工了,还没回来。
这是一间干净瓦房。家徒四壁,因此显得格外宽敞。堂屋正上方,是一位男子的遗像。“那是我爸爸。”豆兴茹的声音低沉下去,“要是他还在,我们会过得很好。”
在豆兴茹的记忆里,自己曾经有个幸福的家。爸爸是名木工,挣的钱足以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妈妈负责家务照顾一家人生活起居。可如此温馨平静的生活未能维持到2000年年底。
2000年6月,身体一直很好的父亲突然开始咯血。2000年7月26日,张同翠捧着丈夫的诊断书,几乎晕过去。一向身强体壮的丈夫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癌。为了不影响女儿读书,张同翠一直瞒着女儿。
病来如山倒,这个足有1米75的壮汉,一共支撑了3个月18天后就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搂着女儿的肩膀,说:“你要好好读书,把这个家支撑起来!”豆兴茹点点头。
2003年,又一场灾难降临。兴茹的舅舅在一场车祸后,成了植物人。舅妈无法承受这份灾难,离开了家。在医院住了半年后,张同翠把弟弟接回了家。
弟弟整天昏昏沉沉的半依在轮椅上,滴着口水。因为大脑受到严重创伤,他的智力只有5岁而已。为了照顾他,张同翠不仅负责每天三顿喂饭,每天至少要半拖着弟弟走一小时,防止肌肉萎缩。
“妈妈从不和我们诉苦,只是有时舅舅不肯吃饭,她会发脾气,会哭。我知道妈妈过得太累了。”豆兴茹说。
这次高考,豆兴茹志愿全部填的是医科或药科。最后,她如愿被苏州大学药学院录取。“我学医,是为了不要有人和我一样痛苦。我会记住爸爸的话,把这个家庭撑起来。”对于这份沉甸甸的爱,豆兴茹说。
快报记者 黄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