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法学研究生课余时间当“背篼”
· 彩印高手造假币 横财未发进铁窗
· 假币.jpg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法学研究生课余时间当“背篼”
  靠肩挑背扛在城里挣钱谋生的乡下人,重庆管他们叫“棒棒”,贵阳则称他们为“背篼”。

  吴红传,贵阳上万“背篼”中的一员,是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

  研究生当“背篼”,惊世骇俗,吴红传却坦然面对:“吃苦耐劳是农村生活赋予我的优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应有贵贱之分。”

  (人物)“背篼”研究生吴红传

  当“背篼”

  2005年7月至8月,吴红传随导师汤跃到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先后深入几十个贫困村寨,结识不少当“背篼”的农民朋友。交谈中,他发现这是长期被人忽视的群体,城市有最低生活保障,“背篼”却没有。他们背一次货物挣1元左右,每月收入300元至500元。

  “背篼”们为生存四处奔波,有的一家几口都是“背篼”,为省房租,挤住在几平米的石棉瓦棚子里。一个女“背篼”的丈夫因看不起病而自杀,女“背篼”不得不带着两个孩子以捡垃圾、当“背篼”维持生计……

  吴红传回贵阳后,花7元买来二手背篼,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当“背篼”。他想通过亲身实践,体察“背篼”生存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科学分析研究,寻找解决“背篼”贫困问题的办法。

  体验“背篼”

  吴红传感叹:“没想到当‘背篼’真不容易!”

  头一回,一大早他就背着背篼上街转悠,一个上午也没揽到活。为尽快“入行”,他来到贵阳市中华路,和一群等活的“背篼”攀谈起来,诚恳向看上去老练的“背篼”罗城贵请教。

  “我不熟悉行情,你能教我吗?”

  罗城贵侧头看了看文质彬彬、衣着朴素、操普通话的小伙子问:“你是背篼?”

  吴红传点了点头。罗城贵二话没说,领他四处揽活。

  在罗城贵的“启蒙”下,吴红传开始进入“背篼”角色。两人把8包每包40公斤的麦芽背上4楼,足足干了40分钟。来自河南商丘农村的吴红传,自认为体力不错,没想到干下来已是汗水浸湿了衣衫,双肩留下血痕,每人仅得5元工钱。罗城贵背得多些,小吴提出他多分些钱,罗城贵死活不肯多要。

  中午,罗城贵把小吴带到“背篼”常去吃饭的地方,才知道他是研究生。罗城贵第一次认识研究生,第一次遇到背背篼的研究生,既高兴又吃惊,争着掏6元钱买了半斤猪头肉,喝了5角钱的散酒,这是一顿“奢侈”的午餐。

  傍晚,一身汗渍的吴红传挎着背篼回到贵州师范大学,可门卫不让他进校门。他费了半天口舌,直到掏出证件,门卫才放行。

  从那以后,他每次背背篼回研究生公寓前,先把背篼放在一个角落,回宿舍洗脸擦身、换好衣服后,匆匆赶去图书馆复习功课。他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并不是觉得当“背篼”丢脸,而是大伙知道后会问这问那,要花工夫解释。

  有一次,吴红传背着背篼刚上公交车,驾驶员就高声吆喝:“背背篼的,站到最后面去!”他对“背篼”有了更深的体验。

  同学看“背篼”

  天长日久,吴红传当“背篼”的秘密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一位朋友“责问”他:“你有病啊?干什么不好,非要干这个!”更多的同学报以同情目光。

  杨振宁同学说:“我也来自农村,当‘背篼’很难为情,像他那样我做不到,但我很佩服他。”

  顾春华同学说:“研究生是天之娇子,很多同学社会实践选择去公司,优雅体面,生活又好,谁愿像他那样去背背篼?他真的了不起!”

  顾春华认为,不少人搞研究都是查找资料,东拼西凑,很难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吴红传做出了榜样。

  汤跃教授认为,吴红传当“背篼”并没有影响研究生学业,相反,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认识社会的水平。他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贵阳‘背篼现象’调查》等文章,较大地提升了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学术研究水平。“这种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值得发扬和提倡。”

  情系“背篼”族

  吴红传课余时间与“背篼”一起背水泥、背沙子、背砖头,搬家具、运货物、清垃圾,一块干活、吃饭、聊天,不仅对“背篼”群体有了真切了解,而且产生了深厚感情。他说:“我体会‘背篼’的艰辛,他们谋生真不容易。”

  “背篼”们对“背篼”中有一位“背篼研究生”而感到自豪,与吴红传一块干活都真心关照他,每当他背着沉重的贷物走不动时,总有“背篼”的手在后托一把。

  休息时,“背篼”们围着他坐在地上,有说有笑,农村趣事,“背篼”遭遇,有苦倾诉,有喜分享。

  吴红传也向“背篼”伙伴传授法律知识,点拨如何向雇主讨回拖欠工钱等等。

  吴红传隔三岔五去“背篼”住地看望,带去同学们不要的衣物,给“背篼”的孩子捎去糖果,或者塞给零花钱。得到他帮助的“背篼”小吴激动地说:“他真是大好人啊!”他每次告辞,“背篼”们都要送他。

  “背篼”们偶尔也去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寓回访吴红传,他都真情相待。

  时间一长,吴红传每次告辞“背篼”回校,久久不能平静。

  29岁的吴红传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研究生,没喝过咖啡,没逛过公园,更没涉足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宿舍里唯一的“电器”是花3元钱从二手市场买来的台灯。他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资助贵阳永恒学校、贵阳儿童福利院的4名贫困家庭孩子上学,其中就有“背篼”的孩子。

  吴红传说:“我能克服困难,他们暂时不能,尤其需要帮助。”

  帮弱者拿起“武器”

  一次,吴红传碰巧看见4个“背篼”头破血流地倒在街头,一问才知道是小偷雇佣他们卸一道铁门,他们并不知情,正在卸门时被房主发现,叫几个人把他们痛打一顿,小偷却逃之夭夭。

  目睹倒地无助的“背篼”,吴红传心里一阵酸楚。“让‘背篼’拿起法律武器”的念头油然而生。

  他感叹:“‘背篼’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经济的窘迫,不得不选择沉默。其实‘背篼’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应受到社会的认同。”

  吴红传与几位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商量,今年3月,靠一间小屋、几张旧桌和满腔热忱,开始为社会弱势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陈天贵是贵州省黔西县农民,膝下三子,最小的仅4岁,妻子嫌他穷,几年前跟人跑了。他只好进城当“背篼”,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吴红传他们为陈天贵写了离婚诉状,向他妻子争取孩子的抚养费。陈天贵说:“没想过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几个月来,吴红传他们为多起劳动、医疗事故纠纷和赡养等案件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200多人获得帮助,他们中有“背篼”,有下岗工人,也有退休人员。

  如今,跟着吴红传一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志愿者,已由当初的几人增加到20多人,志愿者多来自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

  新华社记者 李春惠

  (新华社专稿)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