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思》8。14《以前的夏天》
以前我们是怎样度过夏天的?穿汗衫背心,或者打赤膊,肩膀上搭一块毛巾,以便随时擦汗。在外面走的时候找阴凉地,在家里坐的时候寻穿堂风。阴凉那时候多么重要呀,好在南京绿树成阴,梧桐树搭就了绿色通道。如今盖大房子、砍大树,倒也没有什么,因为人们出行都坐带空调的车了。只是看出去白花花的,热在眼睛里。
小时候我们家下放农村,暑假在家做作业,靠的就是山墙的影子。上午的时候东晒,我们就将桌子搬到西边的山墙下。下午的时候西晒,就把桌子搬到东边的山墙下。中午无处藏身,只好躲在房子里。当然是前门后窗大开,以便让穿堂风路过。傍晚时往门前的地上泼水,哗哗的,水能降温。然后再搬出桌子,四周放上板凳,一家人坐着吃饭。吃的是稀饭,佐以泡菜、咸鸭蛋,吃着清爽。饭后消暑的饮品有绿豆汤,早在饭前就煮好了,放在凉水里冰镇。有时候还有西瓜,那更绝,用网兜装着,直接吊在水井里冰,吃的时候真是清凉沁人心脾。晚上乘凉睡竹床,竹床很老,几代人用过,上面褐红色一片,都是皮肉磨的,汗水浸润过的。擦干净躺在上面凉意自脊背而生,睡到后半夜就要进屋了,否则会感冒,落下关节炎或者坐骨神经痛之类的毛病。乘凉的人还坐竹椅、藤椅什么的,咯吱咯吱地响着,芭蕉扇噼噼啪啪地扇着,扇风兼带驱赶蚊虫。蛙鸣悠扬,群星闪烁,我就在这段时空中入睡了,肚子上盖着线毯的一角,遮着幼稚的肚脐。睡梦中总会被大人搬进屋,醒来时一定是在吊着蚊帐的床上,身下铺着草席,甚至枕头上扎的也是席子编织的枕巾。
后来回到了南京,由于时代相去无几,度夏的方式也大同小异。只是城里比苏北乡下热多了,平均气温要高出三到四度。城里有电,我们可以吃到冰棒了,马头牌冰棒,有赤豆的,有奶油的,有橘子的。还有小冰砖,一毛钱一块,那可是我的最爱。有电就有电风扇,有坐式的,有吊顶的,扇叶在天花板上方旋转,推出层层叠叠的阴影,我很烦那玩意儿。驱蚊仍用蚊香,只不过蚊子变精了,它不死。于是蚊香改进,蚊子也更新换代。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多少代了,反正仍有蚊子活着,蚊香也变成电的了。还有纱门纱窗的流行,取代了蚊帐。只是洗澡没什么变化,以前夏天洗,现在夏天也洗。每天一把澡,那真是痛快管用。不同的是现在的夏天也洗热水澡了,的确比冷水澡更符合人性。
时至今日,有了空调,那可是夏天最伟大的发明,因为以前的一切玩意儿皆可作废。夏天变春天了,变秋天了,你如果愿意,它还可以变冬天。麻烦就这么从根子上解决了。林阴道可以消灭,绿豆汤可以不喝,至于老竹床、电风扇之类的就更不在话下。只是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不出汗了。我说怎么这么郁闷呢,原来是憋得慌!
韩东:著名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爸爸在天上看我》,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等。